-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课 范进中举
第7课 范进中举
第7 范进中举
教学目标
1把握内容,培养学生分析人物的能力。
2学习小说的讽刺艺术手法。
3认清封建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导致了人性的扭曲。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分析人物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讽刺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讽刺艺术的欣赏能力。
时安排
1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有这样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后人称它为封建社会的一面照妖镜,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它为清代讽刺小说的“绝响”,它就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笔下的长篇回体小说《儒林外史》。今天我们就学习这部小说的精彩节《范进中举》。透过范进中举,看清18世纪中国社会的众生相,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写作背景简介。
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的一百余年,史称“康乾盛世”,《儒林外史》就创作于18世纪中叶,康乾盛世科举制度如日中天,八股习尚弥漫社会。封建统治者以功名利禄为诱饵,吸引知识分子走向八股死胡同,两耳不闻天下事,一生只为科举活。
三、阅读。
1默读,初步感知的内容。注意圈画出自己不认识或者比较难写的字词。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掌握这些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2分角色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某些能集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地方反复诵读,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四、精读,讨论分析。
1用简洁语言概述故事情节。
明确:中举前:中秀才,胡屠户“贺喜”;借盘缠,范进挨骂;断炊烟,范进卖鸡。中举后:见报帖,范进发疯;打贵人,胡屠户治疯;送贺礼,乡绅附势。
2如果用一个字概述《范进中举》的情节,那就是“变”,范进中举前后,配角胡屠户、众邻居、张乡绅对范进的态度都在变,主角范进自己也在变,请选择你感兴趣的人物,用简洁的词语概括他的变化特征,并结合情节说出概括的理由,然后谈谈作者的用意。(在分析过程中,穿插学生的朗读,并适当板书)
明确:
(1)范进:由卑怯无能、逆顺受到圆滑世故、狡诈虚伪。
中秀才之后,胡屠户左一个“现世宝”,右一个“烂忠厚没用的人”,对他轻侮之至,对此,范进居然“唯唯连声”“岳父见教的是”;为参加乡试去借盘缠,又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他听着那些不堪入耳的话,也仅仅是“摸门不着”。中举前,作者刻画范进都是简笔,寥寥数语,就将科举重压下落第人人性的扭曲写得栩栩如生。
范进中举后则坦然地同张乡绅平起平坐,打起官腔,彼此拉拢,显得是那样的圆滑世故、狡诈虚伪。“晚生久仰老先生,只是无缘,不曾拜会”……“晚生侥幸,实是有愧。却幸得出老先生门下,可为欣喜。”典型的语言再现了范举人人性的进一步扭曲。
用意:中举后,范进的才学没变,而随着地位的变化品行就发生了变化,“范进中举”不是世俗社会的一出喜剧的开始,而是国家民族悲剧的又一个开始。范举人与张乡绅的彼此拉拢,就是一张互相利用、尔虞我诈清代腐败官场之网的缩影图。范进由可怜可悲的读书人,摇身一变就成了可鄙可憎的未官场的腐败分子。这是一出含泪的喜剧。
(2)胡屠户:前倨后恭。
“现世宝、癞虾蟆”到“贤婿老爷”;“尖嘴猴腮”到“品貌又好”;“一副大肠和一瓶酒”到“七八斤肉,四五千钱”,在范进中举前胡屠户“倨”得可恶,女婿中举后又“恭”得肉麻,作者以繁笔描述胡屠户前倨后恭的外在表现。
(3)众邻居:由漠不关心到热心帮忙。
范进去省城应试,家里饿了两三天,没有一位乡邻前过问;中举后,众邻居拿鸡蛋、酒、米等招待报录人,又到集上去寻范进,细心照顾范进。
(4)张乡绅:由不屑一顾到主动拉拢。
“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到不请自到主动贺喜,叙世好,赠金又赠房。
用意:作者通过塑造一个嫌贫爱富、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市侩岳父,一群趋炎附势的乡邻以及一个道貌岸然、老奸巨猾的乡绅,再现18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的众生相,揭示了范进热衷科举的社会原因,这就是范进这个读书人身处的世态炎凉的社会环境。作者将辛辣的嘲讽寄寓在鲜明的对比之中。
3胡屠户、众乡邻、张乡绅变化的是态度,不变的是什么?
明确:趋炎附势的势利本质不变,以地位作为衡量人的唯一标准不变。
4由于举业上的失败,即便是范进的亲人也会在他心灵的伤口上撒一把盐;中举后,即便是岳父也愿意甘居下人。这岂不就是逼迫范进发疯的社会原因!范进中举喜极而疯,用的是夸张写法,读之是否感觉失真呢?
明确:不失真,读之感觉真实可信。一个出身寒微的八股士子范进从20岁考到了4岁,近3年的科举之路,希望的肥皂泡一次次吹起,又一次次破灭。由于长期不能考取,受尽世人的白眼,精神濒临崩溃;而一旦意外地得中,脆弱的病态神经经不起刺激,一下子断裂就一定会导致“精神中风”——发疯。
“中举”对于封建士子说是时运转大翻身的天大喜事,但吴敬梓没有写他如何脱下布衣换上官服,夸耀乡邻,而是写他洋相出尽贻笑邻里。找出最能表现范进发疯时狼狈相的语句,体会作者的写作用意。
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热力学第二定律_2.doc
- 热爱生命 教案_0.doc
- 热爱生命(节选)_0.doc
- 燃料和热量_2.doc
- 燃烧与灭火_2.doc
- 照相机与眼睛_1.doc
- 燃烧热_2.doc
- 燃烧热_1.doc
- 燃烧热_0.doc
- 燃烧热能源_1.doc
- 2023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上海电机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