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数学数学归纳法的应用008
高二数学数学归纳法的应用008
7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小节的重点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证明数或式的整除教学时应对书写与表达提出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在证明数或式的整除性时,更要注意说理清楚,并以此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一个抓手
2.本小节的难点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或式的整除性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在授时要重点分析“补项法”的证明思路:通过补项为运用归纳假设创造条不要让学生单纯机械地模仿另外还常用作差方法,通过相减后,证明差能被某数(或某式)整除,再利用归纳假设可得当n=+1时命题成立
二、教学目标设计
1.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
2.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或式的整除;
3.进一步掌握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步骤与数学归纳法的实质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证明数或式的整除
四、教学流程设计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回顾: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的两个步骤,是缺一不可的如果只完成步骤(i)而缺少步骤(ii)不能说明命题对从n0开始的一切正整数n都成立
如 +1,当n=0、1、2、3、4时都是素数,而n=时, +1=641×6700417不是素数
同样只有步骤(ii)而缺少步骤(i),步骤(ii)的归纳假设就没有根据,递推就没有基础,就可能得出不正确的结论
如2+4+6+…+2=2++a(a为任何数)
2.讲授新:
用数学归纳证明等式
例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4+2×7+3×10+…+n(3n+1)=n(n+1)2
例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22+32+…+n2= n(n+1)(2n+1)
[说明]上述两例师生共同讨论完成完成两例讨论后向学生指出:
(1)由于证明当n=+1等式成立时,需证明的¥资%~网结论形式是已知的,只要将原等式中的n换成+1即得,因此学生在证明过程中,证明步骤必须完整,不能跳步骤;(2)有些等式证明题在证明当n=+1正确时,需用恒等变形,技巧较高,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说完成很困难,这时可通过左、右边的多项式乘法完成
如 求证: … (n N*)
证明:
(1)当n=1时,左边=1,右边= ×1×(4-1)=1等式成立
(2)假设当n=( N*)时等式成立,即 ,
则n=+1时,又 即 等式成立
由(1)(2)知,等式对任何n N*都成立
(3)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恒等式成立时,在逆推过程中应注意等式左右的项数的变化由当n=到n=+1时项数的增加量可能多于一项,各项也因n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要根据等式的特点仔细分析项数及各项的变化情况
例如:求证:
( *)
例3 (补充)在1与9之间插入2n-1个正数数 ,使1, ,9成等比数列,在1与9之间又插入2n-1个正数 ,使1, ,9成等差数列设 , ,
(1)求 、
(2)设 ,是否存在最大自然数,使对于n N*都有 被整除,试说明理由
解:(1)
(2)
当n=1时, =64
当n=2时, =320=×64
当n=3时, =36×64
由此猜想:最大自然数=64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上述猜想:
1当n=1时,猜想显然成立;
2假设当n=( N*)时成立,即 能被64整除,
则当n=+1时,
由归纳假设知 能被64整除,又 也能被64整除,所以 也能被64整除
由1、2知, 能被64整除(n N*)
又因为 ,所以存在最大自然数64,使 能被64整除(n N*)
[说明]本例是较难的数列与数学归纳法的综合题在第(1)小题的解题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起到了对等差、等比数列知识的复习作用本例也可以先将等差、等比数列的公差d、公比q用n表示,然后求出 、 (可让学生完成),同时本例的第(2)小题既复习了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式的整除性,又为进一步掌握归纳—猜测—论证的问题提供了保证,是否选用本题教师可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数学学习水平决定
3巩固练习:
练习76(2)1,2,3
4.后习题:
习题7 A组 习题7 B组
堂小结:
(1)本节中心内容是数学归纳法的应用,数学归纳法适用的范围是:证明某些与连续自然数有关的命题;
(2)归纳法是一种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分类是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二种,完全归纳法只局限于有限个元素,而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不具有可靠性,必须用数学归纳法进行严格证明; 归纳法是有一系列特殊事例得出一边结论的推理方法,它属于归纳推理而数学归纳法它是一种演绎推理方法,是一种证明命题的方法!因此,它不属于“不完全归纳法”!甚至连“归纳法”都不是!
(3)学归纳法作为一种证明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递推(递归)思想,它的证明步骤必须是两步,最后还要总结;数学归纳法证题的步骤:
验证P( )成立
假设P()成立(N*且≥ ),推证P(+1)成立
数学归纳法的核心,是在验证P( )正确的基础上,证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doc
-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z c s~zh ch sh r教案.doc
-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集.doc
-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z c s zh ch sh r 教案.doc
-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24时记时法教案.doc
-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练习教案.doc
-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拼音教案.doc
-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认数教案.doc
-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教案.doc
-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升国旗教案.doc
- 2023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上海电机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