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课时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第四课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第一课时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2.法律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权 (1)法律赋予每个公民人格尊严权。 (2)人格尊严不可侮,侮辱者必将受到 的谴责,承担相应的 ? 1.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内容 (1)任何公民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 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 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人格尊严权。? (2)这一权利表现为 与 两个方面。? (3)人格尊严权具体体现为名誉权、 、姓名权、 等? 人格尊严 不可辱 具体内容 知识点 社会地位 尊重 自尊 他尊 肖像权 隐私权 社会道义 法律责任 3.名誉权的含义及表现 (1)含义: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 的权利。? (2)表现:名誉权主要表现为 支配权和 ? 2.侵害名誉的行为的危害 侵害名誉的行为不仅践踏了他人的 ,而且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破坏 、危害社会秩序? 1.名誉的含义及作用 (1)含义:人的名誉是对特定人的 、才干、信誉等方面的客观的 。? (2)作用:名誉集中体现了 。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可以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有良好名誉者不仅可获得社会的更多 ,还可获得 ? 维护名誉 是我们的 权利 品德 社会评价 人格尊严 尊重 经济利益 人格尊严 社会道德 排除他人侵害 名誉利益 名誉维护权 5.法律怎样保护公民的名誉权 (1)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 他人。? (2)侵权者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严重的要承担 ? 4.侵害名誉权的行为表现 (1) 行为:公然 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脏物等,都属于 行为。? (2) 行为: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等行为,是 行为? 侮辱 谩骂 侮辱 诽谤 诽谤 侮辱或诽谤 法律责任 1.(2016襄阳)假如有人出卖生命水,要别人以人格做代价,聪明人决不肯买;因为耻辱地活着不如光荣地死去。萨迪的这句名言说明( ) A.人格尊严不可辱 B.财产权利不可夺 C.人身自由不可限 D.智力成果要保护 2.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说明( ) ①我国法律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②人格尊严权在公民的人身权利中居于首要地位 ③人格尊严不可辱 ④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权,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A B 3.(2016泰州改编)下列行为属于侵犯人格尊严的有( ) ①海鲜店老板以保证食品卫生为由要求员工小强必须将头发剃光 ②商场保安怀疑顾客小丽偷拿了化妆品,强行对她进行了全身搜查 ③小张到银行取款,工作人员要求他站在一米线外排队等候 ④小明同学在班上乐于助人,主动值日,同学们称他“活雷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2016黄冈)2015年,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浙江一男童被一群初中生拳打脚踢并用烟头烫伤;6月21日,四川乐至县一名女孩遭三名初中女生扒光羞辱;6月22日,江西永新县初中女生打架视频被曝光,视频中一女生被逼下跪,并被连扇耳光;7月4日,贵州纳雍县一名初中生被同学拉出校外暴打致死……以辱骂、殴打、恐吓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校园暴力侵犯了受害者的( ) ①名誉权 ②人格尊严权 ③人身自由权 ④生命健康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A D 5.(2016林州市校级期中)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看重名誉的民族。下列名言警句中属于尊重名誉的有( ) ①士可杀而不可辱 ②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③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郊河 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2016龙东)小明看到同学柔弱矮小,于是给他起外号“豆芽菜”。这侵犯了同学的( ) A.姓名权 B.名誉权 C.荣誉权 D.隐私权 B B 杨某收到一条手机短信,内容充斥着侮辱、谩骂和恐吓,这给杨某造成了极大的精神痛苦和刺激。通过调查发现短信发送人后,一些亲戚朋友建议杨某实施报复,而杨某则主张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后来,法院判决短信发送人向杨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