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防119培训
如何拔打火警电话 疏散舆逃生 1.首先要考虑的是起火点在哪? 要认清火场、查看火焰或火光所在位置、弄清黑烟或空气流动的方向,再来判断逃生的方向。如何判断? 2.逃生舆自救。如何逃生舆自救? 我们身陷火窟时怎么办 疏散舆逃生 简单的判别方法 1.黑烟冒过来的地方,或空气沿着地面流动的方向就是起火点。 2.用手电筒照射一下,黑烟流动过来的方向即是起火点。 3.用两个手指头,沾上口水向上举,以手指头较凉的一方即是新鲜空气的来处。 疏散舆逃生 事发地一旦起火,不要惊慌失措,如果火势不大,应迅速利用周围灭火器,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救火灾。 疏散舆逃生 逃生预演,临危不乱 事前预演,事半功倍 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居安思危,预留通路 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自断后路,必死无疑 火场逃生十三诀之一~三 “只有绝望的人,没有绝望的处境” 扑灭小火,惠及他人 火场逃生十三诀之四 布 鲁 塞 尔 第 一 公 民 疏散舆逃生 争分夺秒扑救初期火灾 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火场逃生十三诀之五 留的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 疏散舆逃生 火场逃生十三诀之六~七 明辨方向 迅速撤离 简易防护 蒙鼻匍匐 只有沉着镇静 才能想出好办法 疏散舆逃生 火场逃生十三诀之八~九 缓降逃生 滑绳自救 胆大心细 救命绳就在身边 善用通道 莫入电梯 逃生时 乘坐电梯是最危险的 疏散舆逃生 火场逃生十三诀之十~十一 火已及身 切勿惊跑 就地打滚虽狼狈,烈火焚身可免除 缓晃轻抛,寻求援助 充分暴露自己,才能争取有效拯救自己 疏散舆逃生 避难场所 固守待援 坚盾何惧利矛? 跳楼不等于自杀, 关键是要有办法 火场逃生十三诀之十二~十三 跳楼有术 虽损求生 疏散舆逃生 隐患 明火 齐心筑牢防火墙壁 携手打造平安家园 防范 救灾 第25个“119”全国消防日认识火灾 学会逃生 二零一五年十一月 9 1 1 “119消防日”由来 11月9日的日数恰好与火警电话号码119相同,而且这一天前后,正值风干物燥,火灾多发的冬季,全国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冬季防火工作。为增加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使“119”更加深入人心,公安部在一些省市进行“119”消防活动的基础上,于1992年发起,将每年的11月9日定为全国的“消防日”。 国际上也是这样将紧急电话定为3位,并且多为两位重号。这样便于记忆,也不会因为按键误按造成连键情况。例如:911 目录 第一节:消防安全政令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摘要 《二》消防安全案例 第二节:消防常识 《一》燃烧概念 《二》燃烧发生条件 《三》燃烧类型 《四》火灾分类 《五》灭火基本原理 第三节各种消防安全设备简介 《一》灭火设备 《二》警报设备 第四节 火灾逃生对策 第一节:消防安全政令---之一《消防法》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摘要 1998年9月1日 第二条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的方针, 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 责任制。 第五条 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 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成年公民 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什么是“一畅两会” ? 一畅:社会各单位必须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 两会:社会各单位员工会扑救初起火灾,会逃生自救。 第一节:消防安全---之二案例分析 案例. 第二节 消防安全常识 燃烧: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称为燃烧。 火灾: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称为火灾。 (一) 与火灾的概念 (2)燃烧的形成,必须具有下列三个要求, 即燃烧三要素: 氧气(助燃物) 燃料(可燃物) 热力(着火点) (1)燃烧是一种或一连串的化学变化,其间物质以高速气化(即与氧气或其他助燃气体化合)并发出光和高温。 温度 可燃物 链式反应 氧化剂 燃烧四面体 (二)燃烧发生的条件 (三)燃烧的类型 A.闪燃:在液体表面上能够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现象。 汽油﹕-46℃ ﹐柴油﹕≥55℃﹐ 酒精﹕11 ℃﹐丙酮﹕-20℃。 B.着火: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某一温度时﹐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教版五年级下册《你中有我_我中有你》课件.ppt
- 浙江江山市峡口七年级语文上册《羚羊木雕》课件2 人教新课标版 2.ppt
- 浙江小学语文五年级2004年第5单元第7课_宿新市徐公店.ppt
- 浙江专版2018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6章不等式及其证明第6节数学归纳法课件.ppt
- 浙江师范大学校级志愿者行动先进个人申报材料.doc
- 浙江的好风景 1.ppt
- 浙江省东阳市巍山镇中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 浙江省临安市龙岗镇大峡谷中心学校(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件: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共12张PPT).ppt
-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2014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 浙江省嘉兴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