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大分校-辩方书状 -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
PAGE 7
PAGE 7
队伍编号:B
2011年“鑫士铭杯”山东省大学生模拟法庭比赛
辩护意见书
目 录
第一部分 答辩事实及理由···········································3
一.答辩事实···················································3
二.现场勘验所得证据···········································3
三.答辩理由概述···············································3
第二部分 具体论证 ················································4
一.吴某的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4
二. 吴某的行为没有违反刑事法律的规定,是刑法上规定的合法行为···················5
三. 吴某对刘某摔倒主观上没有故意也不存在过失,属于主观上的不可罚
··························5
四. 吴某行为与刘某的死亡结果及何某的重伤结果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6
第一部分 答辩事实及理由
一、答辩事实
2011年2月15日早6时刚过,吴某像往常一样来到居民楼下车库中,驾驶宝来轿车缓缓驶出,忽然一辆摩托车挡住去路,后座的男子即窦某跳下车用锤子一下敲碎驾驶位一侧的车窗,强行要拿走吴某的女式包,在吴某极力保护包的情况下,他便猛烈撕扯吴某的头发,并往方向盘上猛撞,迫使吴某松手。在劫匪暴力抢走吴某的包跳上摩托车逃跑时,吴某迅速发动轿车追赶,并在追出小区院子150米后追上劫匪驾驶的摩托车。在此时,摩托车后座上的男子突然跳下车,摔倒后爬起向北侧小巷沿石阶路逃窜。而摩托车驾驶者刘某则继续加速沿公路逃跑。吴某则紧追不放。及至与摩托车并行的过程中,吴某向右打方向盘迫使刘某驾驶的摩托车靠近人行道路边行驶之后摩托车突然摔上人行道,驾车劫匪被抛出,撞上人行道上的梧桐树。吴某见状立即停车报警。
二、现场勘验所得证据
1.摩托车系铃木豪爵EN125-3A型,该车后轮右侧面有强烈磨擦痕迹,系与人行道路沿 石磨擦时形成,该车前轮右侧面没有与人行道路沿石磨擦的痕迹。
2.吴某驾驶的宝来轿车车身没有与摩托车擦刮的痕迹。
3.夜里下过小雪,路面上有清晰车轮印。
4.在摩托车摔出前的20米中,吴某仍然保持和摩托车的车轮距在60-80厘米之间,摔出前3米内最近垂直间距为60厘米。
三、答辩理由概述
(一)吴某的行为是我国法律所提倡的对犯罪分子作积极斗争的正当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其不是危害行为,不属于犯罪。
(二)吴某的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扭送行为,是合法行为,不应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对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一)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通缉在案的;(三)越狱逃跑的;(四)正在被追捕的。”《中华人民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