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路径行小儿颈内静脉穿刺对比分析
不同路径行小儿颈内静脉穿刺对比分析
摘 要:目的:不同路径行小儿颈内静脉穿刺的对比分析。方法:选取100例拟抽血的小儿(4个月<年龄<12岁),将其分为Ⅰ组(环状软骨平面组)和Ⅱ组(后侧高位颈内静脉穿刺组),每组各50例,以穿刺总成功率、一次成成功率、穿刺成功时间、改变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五个维度作为对比指标。结果:Ⅰ组在穿刺总成功率、一次成功率、穿刺成功时间以及穿刺成功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环状软骨部位行平面颈内静脉穿刺具有成功率高、耗时短、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的优点,是适合小儿抽血和术后护理中穿刺置管较好的选择方式。 论文代写
关键词:静脉穿刺;环状软骨;后侧高位颈
临床上,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入上腔静脉是加速扩容、实施肠外营养、测量中心静脉压、采血等护理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这一技术在许多妇幼保健院护理方面得到了普遍应用。不过,随着颈内静脉穿刺技术的日益成熟,其在小儿心胸外科中的应用价值也越来越突出[1]。由于小儿颈内静脉内径大小一般发育为0.3~1.0 cm,要比颈外和锁骨下静脉粗大,且该位置在解剖中变异不大,操作相对简单,因此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也就更高,从而大大保障了手术的安全性。然而,从颈部解剖和人不同的锁骨特点来看存在着颈内静脉穿刺的不同路径,如前侧径路穿刺法、后侧高位颈内穿刺法、平环状软骨内静脉穿刺等,不同穿刺法也存在着一次成功率、风险性大小和操作简繁的差异,需要进行试验分析。选取100例拟抽血的小儿(4个月<年龄<12岁),将其分为Ⅰ组(环状软骨平面组)和Ⅱ组(后侧高位颈内静脉穿刺组),每组各50例,以穿刺总成功率、一次成成功率、穿刺成功时间、改变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五个维度作为对比指标。 1 资料与方法 毕业论文
1.1 一般资料:选取抽血室拟实施抽血的小儿100例,其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4个月~12岁。随机分为Ⅰ组(环状软骨平面组)和Ⅱ组(后侧高位颈内静脉穿刺组),每组各50例。
1.2 方法:抽血时Ⅰ组水平环状软骨,小儿仰卧头正位,脚高头低呈10°~15°斜势。穿刺时必须保持环状软骨平面触及颈总动脉,于偏动脉外侧0.5 cm穿刺,一般小儿进针1.5 cm作用即可抵达颈内静脉;Ⅱ组穿刺时,小儿姿势应是平躺,头俯15°且侧转30°~45°。注意最佳穿刺点应是胸锁乳肌外缘下上部2/3处,亦或锁骨上2~3横指处。最后以穿刺总成功率、一次成功率、穿刺成功时间、改变穿刺部位率和并发症五个维度作为数据记录参考。将调查统计表经过逻辑检错后入机,然后用EXECEL、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主成份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Logistic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穿刺路径5个参考维度对比见表1。
表1 两种穿刺路径5个参考维度对比
维度
Ⅰ组
Ⅱ组
P值
穿刺总成功率(%)
100
81.7
<0.05
一次成功率(%)
93.2 论文代写
54.5
<0.02
穿刺成功时间(min)
17±5
32±7
<0.01
改变穿刺部位率(%)
0
4
<0.01
并发症(例) 毕业论文
0
1
>0.05
2.2 对比结果分析:为确保试验的科学性和可对比性,对选取的小儿从性别、年龄、体重和身体总体状况等保证差异值P>0.05。通过表1来看,Ⅰ组总成功率达到100%,意味着50例小儿均成功穿刺,而Ⅱ组相对只有81.7%,明显低于Ⅰ组,两组在总成功率上的P值<0.05;在一次成功率维度上,Ⅰ组达到了93.2%,明显高于Ⅱ组的54.5%;在穿刺时间长短上,Ⅰ组耗时仅为(17±5)s,而Ⅱ组则相对长达(32±7)s(P<0.01);在改变穿刺部位率上,Ⅰ组零失误率,而Ⅱ组则出现4例失误。而在穿刺并发症上则两组均未处出现异常情况。
3 讨论 论文代写
3.1 掐准静脉穿刺的部位进行穿刺:颈内静脉穿刺在小儿抽血输血和术后护理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然而在静脉穿刺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操作不当或位置选择不准极容易出现咳嗽、心悸或呼吸困难等突发病症以及引起血栓性静脉炎和败血症等慢性症。因此为降低并发症,可选择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其一次成功率、穿刺时间和穿刺改变部位等指标均优于其他穿刺路径,如Ⅱ组后侧高位颈内静脉穿刺。
3.2 针对小儿特点选择适合的穿刺方式:一般来说,小儿颈内静脉穿刺技术是近几年逐渐才在临床上开始尝试,其穿刺一次成功率要低于成人,且目前许多护理人员尤其是麻醉医生对小儿颈内静脉穿刺技能掌握的并不是太多,成功率普遍偏低,并发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重点内容整合练习含答案及解析.pdf
- 植物界 一、植物界的主要类群.ppt VIP
- 【36页PPT】CQI23模塑系统评估.pptx VIP
-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模拟练习题附答案6.doc
- 2022-LY-022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pdf VIP
- (高清版)W-S-T 403-2024 临床化学检验常用项目分析质量标准.pdf VIP
- YYT1437-2023 医疗器械 GBT42062应用指南.pdf VIP
- 2025年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全导+地导》真题卷(含答案).pdf VIP
- CBT 3000-2019 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docx VIP
- 交通事故案例分析.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