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现代探究概况
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现代探究概况
【摘要】 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将五行学说与脏腑学说相结合,提出了“五脏相关学说”。近年来,对五脏相关的研究在理论探讨、临床研究及实验探索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关键词】 五脏相关;现代研究
Abstract:The theory of correlation of five viscera was introduced by famous veteran teran doctors of TCM named Deng tie-tao,who succeeded and developed the theory of five elements and entrails. Recently, many results were obtained on theory about correlation of Five Viscera, such as the discussion on Chinese medical science theory, clinical research and experiment.
Key words:Theory of correlation of five; Recent research; Review
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由我国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提出[1]。五脏相关既保持中医五行学说与脏腑学说的合理内容,又借鉴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是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本文就近年来对五脏相关的研究作一综述。
1 理论探讨
1.1 五脏相关源流探讨刘小斌[2]
通过对《内经》“五脏相通”、汉代张仲景“五脏病”论、金元时期刘完素“五运主病”,以及明清医家提出的“五脏旁通”“五脏穿凿”、药性归经、五行相生子母相应之义、“五脏互相关涉”等理论学说比较研究,认为邓铁涛教授提出的“五脏相关”与上述理论有学术渊源。
1.2 五脏相关的基本内容与特点郑洪等[3]
认为,五脏相关的内容可包括:①中医五行学说落实于五脏:②以五脏为核心,同样保持五脏统属六腑、五体、九窍、五华等内容,其特点是整体、平衡和恒动;以系统和结构的观点认识五脏的相关性;以气血阴阳为五脏相关的信息单元和控制因子;以“症状-病机”的逻辑认识五脏关系。邱仕君等[4]认为,中医五脏相关学说是基于对中医五行学说的继承和发展的一种理论学说。五脏相关是指人体可分为心、肝、脾、肺、肾五大系统,其系统内部、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关联。
1.3 五脏相关的学科定位
邱仕君等[5]指出五脏相关学说其学科意义在于横跨了理论层次和实践层次,介乎于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之间。五脏相关学说研究以相关性、多元性、开放性为主要表征,具有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为中医基础理论的构建与研究方法从认识上提供了一种开放的眼光、辨证的思路和宽容的气度。
1.4 五脏相关的理论内涵阐释
赵益业等[6]认为五脏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五脏相关的实质是该网络内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以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能阐明五脏相关理论在证的实质研究、病证关系、中医疗效机制等研究中的作用。陈坚雄等[7]从功能系统观、脏象联系观和天人整体观3个方面解读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内涵,认为五脏相关学说以中医五行学说和脏象学说为基础,以中医学的功能观和整体观为指导,引入现代系统观,整理提高历代医家对脏腑相关性的零散认识,明确提出了联系的观点,突出强调了相关性。
2 临床研究
五脏相关临床研究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主要有两个层次,一是面上临床研究,二是深入到子系统如两脏相关的研究。
2.1 面上临床研究刘小斌等[8,9]
通过随机抽样方法调研1200例住院病案资料,探讨五脏相关理论学说临床基础。结果中医病名证型涉及二至四个脏腑所占的比例为1108例,占92.33%。此外,刘氏等整理邓教授运用五脏相关学说解决临床难题的经验,如以心为本,五脏相关辨治冠心病;从肝论治,五脏相关辨治高血压病;脾胃虚损,五脏相关辨治重症肌无力;肝病实脾,脏腑相关辨治慢性肝炎、肝硬化。
许多国内学者也运用脏腑相关理论进行临床各个系统疾病的诊治,包括内科疾病、妇科疾病、外科疾病,甚至用于诊治疑难病及治未病。
2.1.1 内科疾病
心血管系统:李南夷[10]认为心力衰竭虽是心脏之病变,但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无不与肺、脾、肾、肝等脏腑密切关联,相互影响。因此,五脏相关学说对心力衰竭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谢雨君[11]介绍陈镜合教授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经验。认为该病病位在心,与五脏相关。黄学阳等[12]认为肢体动脉缺血性疾病与五脏相关,但与肝脏关系最为密切。
消化系统:尹宗强[13]运用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OIE规则和中国进展.ppt VIP
-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2025.pdf VIP
- AP微积分BC 2024年真题 附答案和评分标准 AP Calculus BC 2024 Real Exam with Answers and Scoring Guidelines.pdf VIP
- 一种环氧环己烷制备己二腈的方法.pdf VIP
- 标准图集-陕09J05 卫生间、盥洗室及洗池 09系列建筑图集.pdf VIP
- 2024年贵州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pdf VIP
- 1湖南省电网销售电价表-附件1.doc
- 传动设备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起重吊装模块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pdf VIP
- 《城镇给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程 T244-2016》.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