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对代谢综合征认识及治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学对代谢综合征认识及治疗

中医学对代谢综合征认识及治疗  【摘要】 中医学认为,代谢综合征的病因概括为先天脾胃虚弱,后天饮食不节,贪逸少劳,恣情纵欲,加之五志不遂,病机可综合为肝郁、内热、痰湿、气虚。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方加减治疗、中成药治疗,单味药治疗及针灸疗法治疗,均可取得较满意治疗效果。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中医病机 情志 辨证论治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课题编号:2007126151534)   代谢综合征(MS)已经成为21世纪现代医学内分泌科和心血管科共同关注的热点。1988年Reaven[1]在第48届美国糖尿病年会上提出了代谢综合征的概念,推断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其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中老年患病率高于青年[2]。中医药辨证治疗MS,在消除症状、缓解病情、改善生化指标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作用。兹就中医药对本病的认识与防治简述以下几点。 1 病因病机分析   传统中医对MS无完整的认识,无专门的病名,据其临床表现此证属于中医“肥满”“湿阻”“消渴”“胸痹”“心悸”“胁痛”“眩晕”“头痛”等范畴。《素问·奇病论》指出:“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此段文字论述总括了MS的病因、病机、转归以及治疗。 1.1 病因 《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是中医对脾胃肺在食物进入体内到转化为能量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基本认识。后世对MS病因的认识有脾虚之说,如“脾胃虚弱,不能克消水浆,故有痰饮也”(《诸病源候论》)。在饮食结构方面的论述亦有提及,如《兰室秘藏》指出:“伤酒湿面及厚味之物,膏粱之人或食已便卧,使湿热之气不得施化,致令腹胀满。”《儒门事亲》中记载:“此论饮之所得,其来有五,有愤郁而得之者,有困乏而得之者,有思虑而得之者,……”警示后人情志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致病因素。 1.2 病机 《血证论·脏腑病机论》曰:“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人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沈金鳌说:“故一阴发生之气,起于厥阴,而一身上下,其气无所不乘,肝和则生气,发育万物,为诸脏之生化,若衰与亢,则能为诸脏之残贼。”因肝气生发,性喜条达,肝主疏泄,故“肝郁”为一重要病机。《素问·奇病论》曰:“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数食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上溢,转为消渴。”此条经文指出MS多发于肥人,病机多为内热。《医门法律》有“肥人多湿”之说,古人还有“肥人多痰,乃气虚也,虚则气不能运行,故痰生之”等论述,指出另一病机为“气虚”。而在《中藏经·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症之法》所言:“三焦者……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营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也。”后世对三焦的功能解释称“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它参与了饮食物消化、吸收、输布的全过程,是体内气血津液输布、运行的通道,故有学者论述了“毒邪”损伤三焦为MS之常见病机。   由上,我们归纳MS病因主要为:先天脾胃虚弱,后天饮食不节,贪逸少劳,恣情纵欲,加之五志不遂,上述病因在本病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进行性发展变化中,相互影响,互相作用,特别是“遗传本质”在本病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病机则多可综合为“肝郁”“内热”“痰湿”“气虚”四种。 2 中医证治 2.1 辨证论治 近年来,文献论述中大多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临床表现及疗效为依据,对MS进行分型论治的研究。如汤小虎[3]将MS分为:①胃热滞脾型:以小承气汤合保和丸清泻胃火,消食导滞;②脾阳不足型:以苓桂术甘汤合参苓白术散温阳健脾,利湿化饮;③脾肾阳虚型:以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温补脾肾,利水化饮;④气滞血瘀型:以血府逐瘀汤合失笑散活血祛瘀,行气散积。仝小林等[4]将MS分为“郁、热、虚、损”4个阶段:①郁证阶段:以食郁为核心,治以六郁汤加减;②热证阶段:又分为肝胃郁热型和痰热互结型,分别以大柴胡汤(柴胡、半夏、大黄、枳实、黄芩、芍药)加减和加味三黄汤(生大黄、黄芩、黄连、水蛭、赤芍)加减治疗;③虚损阶段:分为气阴两虚型(参芪地黄汤加减以益气养阴)、肝肾不足型(杞菊地黄丸加减治培补肝肾)、阴阳两虚型(地黄饮子加减以阴阳双补)及脾肾阳虚型(四君子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以温补脾肾)。 2.2 基础方加减治疗 MS病变涉及各个脏腑,正邪虚实交错,是多系统损害的疾病,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