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酸介导靶向砒霜纳米粒实验探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叶酸介导靶向砒霜纳米粒实验探究

叶酸介导靶向砒霜纳米粒实验探究  【摘要】   目的 研究叶酸偶联牛血清白蛋白的合成工艺,制备包裹砒霜的白蛋白纳米粒并检验其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叶酸在缩合剂的作用下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通过正交设计选择最佳配方;用去溶剂法制备包裹砒霜的纳米粒,并观察其对靶细胞特异性杀伤作用。结果采用最佳条件合成的叶酸偶联牛血清白蛋白的偶联率为30.31 μg/mg,纳米粒的砒霜包封率为10.3%,对靶细胞杀伤率为97%,对非靶细胞的杀伤力仅为23%。结论 包裹有砒霜的叶酸偶联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粒(简称F-BSANP)对靶细胞有特异性杀伤作用。 【关键词】 砒霜;纳米粒;叶酸;牛血清白蛋白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synthetic procedure of folate-conjugated bovine serum albumin (F-BSA) and preparation of albumin nanoparticles entrapping arsenic trioxide,and to examine the peculiar toxicity of nanoparticles on targeting cells.MethodsFolic acid was conjugated to bovine serum albumin via condensing agent,we studied the best synthetic formula of F-BSA by the orthogonal test design.The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desolvation method,and the peculiar toxicity of F-BSANP on A549 was studied.ResultsThe average conjugating rate of folate in F-BSA made in the best formula was 30.31μg/mg.The entrapping rate of arsenic trioxide was 8.34%.We examined the peculiar toxicity of F-BSANP on targeting cells and control group cells,respectively,and the death rate of targeting cells was 97 percent ,whereas that of control group was only 23 percent.ConclusionF-BSANP is peculiar to their targeting-cells.   Key words:Arsenic trioxide; Nanoparticles; Folate; Bovine serum albumin 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导致残疾和早死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使用的抗肿瘤化疗药物均有较大的毒副作用,有些严重的毒副反应是限制药物剂量或使用的直接原因。研究发现,在多种肿瘤细胞(如卵巢癌、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膜表面上的叶酸受体活性和数量显著高于一般正常细胞,这为叶酸受体介导药物靶向于肿瘤细胞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 。   中药砒霜(三氧化二砷)是中药中的传统毒药,近年来有关其抗肿瘤作用,尤其是在我国率先开展的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研究已发现砒霜能显著抑制人肺癌的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凋亡[2] 。但是,在治疗过程中的严重毒副作用是影响其抗癌疗效的主要原因。 本实验以传统中药砒霜为治疗药物,将其包裹在用叶酸偶联白蛋白制成的纳米粒中,并进行其对靶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为以后制备其它抗癌药靶向制剂作铺垫。   1 材料 人肺癌细胞株A549(购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自正常人骨髓血(骨髓血样由南昌大学医学院一附院血液科提供);牛血清白蛋白(上海新量化工试剂有限公司);叶酸(上海新量化工试剂有限公司);1-乙基-3-(3-二甲氨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简称EDC·HCl)(上海三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Sephadex G-25 (Pharmacia);三氧化二砷(购自上海化学试剂采购供应站,CP);胎牛血清(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有限公司);RPMI 1640 培养基(Gibco);胰蛋白酶 1∶250(Amresco)。   2 方法和结果   2.1 叶酸偶联白蛋白的合成   2.1.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