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作为寄生虫病诊断标本探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唾液作为寄生虫病诊断标本探究

唾液作为寄生虫病诊断标本探究  唾液作为标本诊断某些疾病已受到很多学者的重视,在病毒如HIV、HBV、麻疹、风疹病毒[1,2,3]和细菌如百日咳杆菌等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中已见实际应用。在寄生虫感染的诊断中虽然目前的研究尚不多见,但因唾液具标本收集较为方便、非损伤性、易为病人接受等优点,也引起了寄生虫学界的重视。本文旨在将近年来国外有关唾液标本用于寄生虫病诊断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1 唾液标本的组成及收集处理   唾液为口腔中的三对大唾液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及分布于上下唇、颊部等处的小唾液腺所分泌的液体,包含有水、糖蛋白、溶菌酶、过氧化物酶、乳铁蛋白、碳酸氢盐和磷酸盐构成的缓冲系统及免疫球等蛋白多种成分。寄生虫病检测所有标本多为取自口腔的全唾液,其中不仅包括来自各种诞腺的混合的分泌物,亦包括脱落的上皮细胞、软组织的微生物及来自龈裂内的液体等[17]。正常人每日全唾液的分泌量约为1-1.5升,其pH值在5.0-7.0之间,唾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为0.025-1g/100ml,较血浆中低100倍左右。唾液中含有多种免疫球蛋白,主要为由唾液腺局部的浆细胞产生的分泌型IgA(SIgA),由血清经龈沟渗入口腔的IgG、IgA和少量IgM与IgE[4,5]。每100ml唾液中IgA、IgG与IgM的含量分别为19.4mg、1.4mg、0.2mg,大约为血清浓度的1/10,1/800与1/400[1]。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虽远低于血清,但Parry[1]用放射免疫分析(RI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检测免疫缺陷病毒、甲型肝炎与风疹病毒感染者唾液中的特异性抗体后认为,唾液中的抗体的水平已足够用于一些免疫学诊断,唾液中的IgG一般多用来诊断组织及血液内的寄生虫。Challacombe[6]将放射性125I标记IgG注入恒河猴体内,30分钟后标记物便可出现于口腔唾液中,从而证实唾液中IgG可及时反应体内IgG的存在。此外,Ascota[7]发现无牙或牙齿较少者唾液中IgG含量下降而牙周病患者中唾液IgG水平上升。对肠道寄生虫病的诊断多采用检测唾液中的SIgA。有研究者发现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免疫反应,可表现在全身各粘膜部位,在唾液等处可检测的分泌性免疫反应物质在血液可能缺如。   非刺激性的全唾液的收集可以通过使唾液从下唇滴入漏斗,然后放进刻度管内。刺激后唾液的收集,可使受试者咀嚼一些对实验结果无影响的物质如橡皮圈等,以刺激唾液的分泌。目前广泛使用的方法是让病人将棉花球放入口中,用舌翻动,特别是使之接触齿龈的部位,待浸湿后取出抗出唾液。在动物实验中,可用电流刺激分泌神经或使用药物增强唾液分泌,以助采集[4]。   由于有细胞碎屑及沉淀的粘液素,全唾液往往很粘稠且为非均质,用于免疫诊断时需于低温下经14000g以上的高速离心以去除杂质。需长期促存时可使用硫柳汞防腐,但不宜使用叠氮纳以免干扰实验结果。唾液中的许多有机成分会因细菌酶和低渗唾液中白细胞分解后放出的酶作用而很快分解,故唾液在收集后应立即进行分析或冰冻保存。亦有研究者将收集后的唾液于56℃温育45分钟,以减少唾液中的酶类对有机成分的分解作用[8]。   2 检测方法   由于唾液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较低,故宜采用较敏感的方法。在免疫诊断方法中,ELISA因其操作简便、费用较低而应用较多,特别是间接ELISA已在猪囊尾蚴、阿米巴原虫、刚地弓形虫等寄生虫引起的疾病中广泛应用。近年来,研究者对抗原进行了改进,如在脑囊尾蚴病诊断中,Planlarte[9]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分离猪囊尾蚴的蛋白质抗原,以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筛选出组分抗原GP24,用于检测猪囊虫病,特异性良好。蓝氏贾第鞭毛虫膜蛋白经SDS分离出的24个抗原片段,经唾液标本的筛选,分子量为120,105,92,66,32,29,14kDa的片段被认为有特异性,具诊断潜力。由于新型诊断抗原的使用,间接ELISA的特异性与敏感性都有所提高。   酶联免疫转移印迹试验(EITB)在唾液样本的检测中亦被使用,此种方法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高,但操作复杂,费用较高,需一定的设备,多用于研究工作。Feldmen[10]和Flisser[11]曾用EITB技术检测患者唾液中的特异性IgG抗体以诊断脑囊虫病。Feldmen发现其中抗原片段GP24最易被唾液中的IgG所识别。   直接凝集试验(DAT)检测唾液特异性IgG抗体曾Musum mA[12]用来诊断黑热病,因其操作简单、唾液标本用量较少,而适用于内脏利什曼病的流行病学的调查[12]。   此外,亦将有染料试验(DT)用于诊断唾液中抗刚地弓形虫抗体的报道[13]。   3 在寄生虫病诊断中的应用   3.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