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手及腕部类风湿性关节炎X线表征分析.doc

手及腕部类风湿性关节炎X线表征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手及腕部类风湿性关节炎X线表征分析

手及腕部类风湿性关节炎X线表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93.22;R4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34-0068-02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是结缔组织渗出形成的慢性炎性病变,其特点是局部关节反复肿痛、胀痛,导致关节软骨破坏、纤维强直,最后形成畸形。手足小关节是最早、最常受累的部位[1,2]。本文收集了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40例门诊患者,通过对其影像学表现的分析及查阅相关的文献,增加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提高诊断的正确性[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患者中,男13例,女27例,最大年龄为56岁,最小为12岁,平均年龄34岁,其中男性平均年龄31岁,女性平均年龄3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类风湿诊断标准:①晨僵持续至少1 h(每天),病程至少6周;②有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至少6周;③腕、掌指、近指关节胀至少6周;④对称性关节胀至少6周;⑤有皮下结节;⑥手X线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的狭窄;⑦血清类风湿含量升高。有上述7项中4项者即可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1]。  1.2 方法  采用万东产的TX-PR1000型X线机及飞利浦DR型号为ROT350。X线部位手关节腕关节、膝关节,均双侧对照。  2 结果 论文代写  2.1 关节受侵部位手部  病变19例;腕关节病变17例;手部及腕同时病变12例。其中桡腕关节、腕间关节9例,其次腕掌关节8例。  2.2 X线表现[4]  关节病变同时受累4例。所有患者均以对称性侵犯手、腕小关节为特点[5]。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出现的X线征:①骨质疏松 病变早期往往局限于关节,缓慢进展后范围扩大,最后形成普遍骨质疏松。本组病例中60%早期X线表现为骨质疏松,与其他资料统计相符。②关节间隙狭窄 X线往往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明显肿胀;关节间隙显示欠清晰。早期常见于近指关节,其中伴骨质疏松2例、关节边缘骨质虫蚀状5例、关节囊状密度减低5例;当病变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骨质明显破坏,骨质关节糜烂增生变形、强直等。③关节面出现虫凿样破坏改变24例;由于滑膜内皮细胞增生、肥厚,形成绒毛状皱褶,突入关节内,绒毛可坏死脱落,肉芽组织也可以破坏软骨下骨,使骨小梁减少、骨质疏松、骨髓的造血组织被纤维脂肪组织所取代。早期X线表现关节边缘有骨质疏松,并可见骨质的少量吸收,后期出现典型的虫蚀状侵蚀。后期关节面逐渐被肉芽组织所代替、关节纤维化,形成纤维性强直,最终发展成为骨性强直(5例)。④关节软骨改变 当病变侵犯骨软关节面时,则呈囊状变,囊内边缘欠清晰,往往以单发常见。囊状变是病灶边缘骨质破坏吸收,向软骨下发展侵入松质骨的重要表现。此病变可单独存在或伴有骨质疏松及关节间隙狭窄(1例),囊变的直径一般<5 mm,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代写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种以关节滑膜滑膜炎反复发作为特征性疾病,可导致对关节内骨及关节下软骨的破坏,形成功能障碍,甚至强直。类风湿性关节炎同时又是全身性结缔组织病,病变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故本病又称为类风湿病。  3.1 临床表现及病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不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往往多见于青年女性,病变大多起于手足。掌指关节及近侧指间关节最先受累及。病变多为两侧,有显著的对称性趋势。早期出现乏力、全身肌肉痛、低热和手足麻木、刺痛等全身症状,病变持续发展,肌肉呈保护性痉挛,最后关节强直和畸形。实验室检查:70%~80%类风湿因子阳性。类风湿关节炎的原发性病理改变是一种非特异性滑膜炎。当病变进入慢性期,形成许多绒毛样突起,绒毛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可以造成关节破坏、关节畸形、功能障碍[4]。  3.2 在RA诊断中常规X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①早期:腕关节、近指关节呈明显肿胀,周围软组织肿胀,间隙增宽,同时骨质密度减低,并且伴有软骨破坏,但软骨下骨皮质往往未受侵及,部分软组织层次欠清。上述症状最早发于手足小关节,以掌指关节及腕关节最为常见。②进展期:骨关节面侵蚀起于关节面周边部分,继而延及关节面全部,并累及邻近的骨质。关节面模糊而不整齐。随关节软骨的破坏,关节间隙变窄。③晚期:X线呈现普遍性骨质疏松,可有明显骨质硬化,并可出现脱位或全脱位。关节软骨完全破坏,关节间隙消失,并可出现骨性强直。因软组织收缩,近侧指骨近端向内侧半脱位,指骨向尺侧脱位。本病无新骨生成或骨硬化[6]。但X线的缺点在于不能直接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滑膜、滑膜增生、关节软骨破坏和肌肉等微小病理改变,只能从软组织肿胀、间隙改变等间接征象来加以推测,不能早期反映和预测关节破坏的发生[7]。  3.3 鉴别诊断  类风湿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