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手足口病临床诊治手段.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手足口病临床诊治手段

手足口病临床诊治手段   [摘要] 目的 评价与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病因、诊断、临床表现及治疗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1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257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 本组所有患儿均出现发热、皮疹等手足口病典型表现,经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治疗和合理护理,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全部治愈。 结论 手足口病(HFMD)作为儿童常见的病毒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多典型,密切监测病情发展,常规给予有效的抗病毒及支持对症治疗,无并发症出现则预后良好。同时,应注意基础护理和防止HFMD的流行传播。  [关键词] 小儿手足口病;诊断;治疗;经验 毕业论文   [中图分类号] R72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8(b)-0248-02  手足口病又称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是一种常见于学龄前儿童的急性传染病,尤其以3岁以下常见[1]。临床表现多为患者手、足、口腔等部位发生疱疹、皮疹,大多预后良好,少数可表现为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如引起神经源性肺水肿、急性迟缓性麻痹,重症者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目前治疗上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一般采用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并配合积极有效的基础护理,往往可以取得良好疗效[2]。本组研究对2009年2月~2011年12月本院诊治的257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毕业论文   本组手足口病患儿共257例,均符合肠道病病毒感染手足口病诊疗指南的诊断标准[3]。其中,男132例,女125例,男女比例1.1∶1;年龄11个月~12岁,中位年龄6.05岁,其中,2岁以下36例,2~3岁41例,3~5岁161例,5岁以上19例;患儿病程7~14 d。2%的患者既往有手足口病史。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本病常急性起病,体温多有增高,本组257例患者均可见发热,其中,37.5~38℃ 153例(59.5%),38.1~39℃ 64例(24.9%),39.1~40℃ 40例(15.6%)。本组257例患儿均出现手足疱疹或臀部斑丘疹,少数在关节处也可见相似疱疹,225例为典型的椭圆形、圆形充血性斑丘疹,直径2~3 mm,周围有红晕,6例为3~5 mm的白色水疱。全部患儿疱疹均在发病2 d内出齐,246例于5~7 d内消退,11例的消退时间大于7 d,2例在消退后有色素沉着。本组231例有口腔疱疹,占89.9%,发病后2~3 d破溃形成浅溃疡,此时患儿易出现流涎、难以顺利进食,哭闹加重,4~8 d后愈合。少数患儿伴有咳嗽症状。   2.2 辅助检查  2.2.1 血常规检查 257例患儿均予以血常规检查。其中,WBClt;4.0times;109/L者10例,占3.8%;WBCgt;10times;109/L者41例,占16.0%;WBC(4.0~10.0)times;109/L者206例,占80.2%。Ngt;0.6者46例,占17.9%,Llt;0.4者167例,占65.0%。   2.2.2 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正常者158例,占61.5%。心电图异常者99例,占38.5%,其中,窦性心动过速69例,占异常患儿的69.7%;窦性心律不齐16例,占16.2%;合并其他异常类型者14例,占14.1%。  2.2.3 X线检查 本组中有147例患儿行胸部正位X线检查,正常者129例,占87.8%;异常18例,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模糊可呈网状或肺门影增大、浓乱,占12.2%,轻度支气管感染2例。   2.2.4 C反应蛋白检测 本组患儿均予以C反应蛋白检测,阳性35例,占13.6%;阴性222例,占86.4%。  2.3 治疗方法   根据患儿的病情不同给予个体化治疗,均采用抗病毒[利巴韦林10 mg/(kg·d)口服或肌注]及对症支持治疗作为基础治疗,定时监测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神志,根据病情进行下一步治疗,预防并发症发生。高热者合理进行退烧处理,可同时口服抗病毒药物、清热解毒中草药如黄栀花口服液及注意维持体液平衡,必要时可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手足部起疱疹或疱疹破溃时应涂0.5%碘伏,3次/d。治疗过程中,对家长的健康宣教和患儿的护理工作也很重要,应保持口腔清洁,减少继发细菌感染,促进溃疡面愈合。每次进食前后都要清洁口腔,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漱口,对于口腔疱疹破溃疼痛的患儿,可给予少量的2%利多卡因涂抹患处,以减轻局部疼痛。患儿的饮食则以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无刺激性、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 毕业论文   2.4 转归  本组患儿中7 d内治愈者205例,占79.8%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