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筛查G6PD时标本递送方式探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生儿筛查G6PD时标本递送方式探析

新生儿筛查G6PD时标本递送方式探析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方式递送血片标本的G6PD 筛查结果,探讨递送方式对G6PD 筛查检测值的影响,改善血片标本的递送方式,提高新生儿G6PD 筛查的准确性。方法 按递送方式将血片标本分成两组,使用荧光定量法测定血片标本的G6PD 值,然后对两组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递送方式影响血片标本到达筛查中心的时间,挂号信件方式达到筛查中心时间长,G6PD筛查的假阳性率高;特快专递方式到达筛查中心时间短,G6PD筛查的假阳性率低;在筛查中心采集的血片G6PD筛查结果最准确。结论 缩短血片标本递送到筛查中心的时间可以降低G6PD筛查的假阳性率。 【关键词】 新生儿; G6PD筛查; 标本递送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6PD)缺乏症是一种红细胞酶的缺陷病,系一种X性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病,为华南及西南各省最常见的遗传病之一。患者在某些诱因(药物或蚕豆)下发病,故又称为蚕豆病。发病的临床表现为急性溶血性贫血和由此产生的高胆红素血症,此症在新生儿期可导致核黄疸而后遗智力低下。此外,溶血致红细胞破坏时,具有促凝活性的红细胞基质(磷脂等)大量释放至血循环,通过磷脂与补体旁路激活凝血系统,形成致栓性的高凝状态,危害新生儿的健康[1]。由于此症在我省常见,新生儿筛查此症可有效预防其发病,因此我市将其定为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疾病之一。用于筛查的血片标本由接产医院采集后递送到我院的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递送过程血片不能做到4℃冰箱保存,不同的递送方式使得血片标本到达筛查中心的时间不同从而影响G6PD的筛查结果。为了了解不同递送方式对G6PD筛查结果的影响,我筛查中心于2007年1月开始在我市南海区桂城医院改变标本递送方式,由原来的挂号信件方式改为专收专递方式,并对不同递送方式的筛查阳性结果与召回复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探讨递送方式对G6PD 筛查检测值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我筛查中心2006年1~4月和2007年1~4月收到的南海区桂城医院采集的新生儿筛查血片标本以及G6PD筛查阳性新生儿被召回到筛查中心采集的血片标本。 1.2 血片采集要求 按照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在新生儿生后48 h~7 d内采集足跟血3滴于滤纸上,血斑直径大于8 mm,血滴自然渗透,滤纸正反两面血斑一致,血斑无污染,自然条件下凉干2 h置于塑料袋内。 1.3 血片递送方法 2006年1~4月使用挂号信件方式,具体做法是将装有血片的塑料袋通过邮局以挂号信的形式寄达我筛查中心。2007年1~4月使用专收专递方式,具体做法是将装有血片的塑料袋由快递公司每周日、三上门收取并送达我筛查中心。新生儿召回者在筛查中心采血并于当天进行G6PD检测。 1.4 实验方法 1.41 仪器和材料 ① 滤纸片采用美国Samp;S903滤纸,② 试剂采用美国Wallac公司生产的G6PD酶活性测定反应试剂,③ 免疫荧光读数仪(芬兰Labsystems公司生产的FLUOROSKAN荧光读数仪),④ 恒温振荡器(芬兰Labsystems公司生产的iEMS Incubator / Shaker HT),⑤ 打孔器(内径3 mm)。 1.4.2 实验原理 机体G6PD催化二磷酸己糖旁路反应的第一步:G6P底物在G6PD催化下转变成6PG,同时伴随发生NADP减少,NANPH(可发荧光)增加。筛查血斑标本与底物试剂G6P和NADP在室温下混合30 min可发生上述反应,加入铜溶液使反应终止,用荧光仪在波长355 nm激发光和波长460 nm发射光下测定反应物荧光。通过标准曲线得出未知样本和质控品中G6PD浓度(u/g Hb),G6PD低于切值者为检测异常。 1.4.3 实验步骤 根据G6PD测定试剂盒内提供的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把新生儿筛查滤纸干血片用专用标本打孔器打取直径为3 mm滤纸干血片一份,放置于96孔反应微板中,然后加入G6PD酶反应混合液100 μl/孔,在室温下用恒温振荡器以恒温25℃、振速1 150 r/min的速度振荡30 min,然后甩掉附在支架上的滤纸片,在微板反应孔中加入200 μl/孔铜试剂反应终止液,轻微手工摇动反应板放置15 min后于30 min内用Labsystems荧光读数仪,以激发波355 nm和发射波460 nm的波长进行荧光读数测定。 1.5 实验结果判定标准 我筛查中心实验室G6PD筛查切值为2.2 u/g Hb,>2.2 u/g Hb为结果正常,≤2.2 u/g Hb为结果异常。 1.6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1.0 FOR WINDOWS 统计软件包进行u检验和χ2检验。   2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