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进展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进展  摘 要:探讨关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近几年的研究进展。涉及高压氧治疗的护理、亚低温治疗的护理、早期护理干预和发生了医院感染的护理。在加强预防该病的发生和降低发病率的基础上,医务工作者仍应继续探索如何提高疗效、改善患儿的预后。 毕业论文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的新生儿脑损伤,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伤残的常见原因之一[1]。面对该病的患儿,如何提高其治疗效果和改善其预后是医学界一直努力探索的问题。现报告如下。 1 高压氧治疗的护理 毕业论文 首次治疗压力宜低,使患儿有一适应过程。先升压,再稳压,最后降压。升压和减压都要缓慢,匀速。在稳压阶段,有报道每隔10 min换气1次,进出气流量为8 L/min,每次换气2~3 min。也有报道采用同时进气和排气的方法,这样不仅使氧舱内达到要求的氧浓度,也使患儿呼出的CO2被稀释。即在稳压阶段同时打开进、排氧阀,保持一定的流量,并使氧舱内压力保持不变[2-3]。 神经节苷脂能促进“神经重构”,对损伤后继发性神经退化有保护作用[4]。王爱红等报道在其研究中,将120例该病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高压氧治疗,观察组患儿出除了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外,还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患儿疗效优于对照组患儿,表现在观察组患儿意识状态、原始反射、四肢肌张力恢复至正常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说明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能缩短疗程,疗效显著。 关于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时间,普遍认为该病患儿应尽早接受高压氧治疗。尽早进行高压氧治疗,能提高血氧分压,促进氧弥散,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有利于受损脑组织的修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6-7]。 2 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亚低温治疗是指用人工诱导方法使体温下降2~5℃来减弱脑细胞代谢,减少脑细胞乳酸堆积和ATP消耗,阻断或延迟继发性能量衰竭的发生,减少细胞毒素的聚集,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8]。王长芹等在研究中将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护理,采用神经学评分和NBNA评分方法来鉴定各组疗效。发现观察组患儿的两种评分结果均好于对照组,得出结论亚低温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能改善患儿的预后[9]。 3 早期干预 毕业论文 早期干预的理论基础:0~2岁时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最快,可塑性最强。在这期间给予适当的刺激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的完善。若长期感受不到外界的刺激,会引起脑发育迟缓和智能的落后。以这个理论基础,蔡春玲等将该病患儿82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按照《0~3岁早期干预大纲》进行干预:①新生儿期:病情稳定后进行新生儿抚触、视觉的刺激、听觉的刺激、运动的刺激;②婴儿期:婴儿体操、指导合理喂养;③给予营养脑细胞的药物、电极片穴位刺激及功能训练等综合干预措施。出院后每个月随访1次,对患儿的生长发育进行检测,并对家属进行早期干预的方法指导。结果干预组的智能发育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王秀兰在研究中将该病患儿12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5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加水疗,即同步感觉组合刺激游泳。随访至1岁,两组患儿在综合适应性行为智能测试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得出结论水疗可做为一项早期干预的措施应用于该病患儿的护理,使其预后得到改善[11]。在水质、水温都有要求的水里游泳的水疗法使患儿能在类似于子宫羊水的环境中自主的运动。大量温和良好的水刺激能促进其大脑功能的恢复[12]。 毕业论文 牛辛梅在研究中将该病患儿8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抚触,2次/d,15~20 min/次,持续6个月。12个月时应用新生儿20项行为NANB评定量表进行评分比较。结果观察组身高、体重及NBN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得出结论抚触能改善患儿的预后[13]。 4 医学感染及其护理 苏霞在研究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医院感染情况及其护理时将180例该病患儿随机分为护理干予组和对照组。结果HIE医院感染发生率34.4%,高于全国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其中皮肤黏膜感染发生率最高,达23.89%;重度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61.76%是轻度患儿的2倍。护理干予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得出结论该病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是皮肤黏膜感染。重度的患儿比轻度的患儿更容易发生医院感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