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孔子与论语.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讲孔子与论语

第一讲《孔子与论语》 主讲人:陈妮丽 中国文化的出世入世哲学——从儒家和道家谈起 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主要精神,即:生生不息,自然而然 。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精髓所在,是研究中国文化无法避开的一个重要命题。 例如孔子,他在描述自己不同的人生境界时,最高的境界就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便提出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观念:人应当追求最大的自由,而最大的自由是建立在认识、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如若不然,则无法享受最大自由,无法享受“天人合一”所带来的无穷愉悦。 儒家与道家 中国的儒家思想在社会这个尺度上,要求人担当;但道家思想在生命层面上,要求人超越。担当是我们的一份社会职责,超越是我们的一个生命境界。(于丹) 一、有为---入世的哲学 中国古代哲学中,入世的哲学有儒家、法家、墨家、名家、纵横家等许多门派,但影响最大最深远的是儒家。 儒家哲学将“修身”视为根本,认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大学》) 二、无为----出世的哲学 出世的哲学,是脱离世俗生活的哲学,也是充满浪漫色彩的哲学。出世的哲学门派,主要是道家和佛家。 1.尼山降圣,生逢乱世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 公元前551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2.周游列国,直道而行 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 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干了不少事,职务提升也很快。但终究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了。 3.杏坛授业,教书育人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 儒家五圣 孔子, “至圣”;《春秋》;《诗经》 《论语》 颜子,即颜回,孔子弟子, “复圣”; 曾子,孔子弟子, “宗圣”;《大学》 子思,孔子之孙,曾子弟子, “述圣”;《中庸》 孟子,曾子再传弟子,子思弟子,亚圣 《孟子》 二.孔子的思想 (一)“仁” 1、“仁”的含义:爱人 [三层内容:1\爱自己的亲人;2\爱他人;3\统治实行仁政] 2、认为要实现“仁”,就要遵守“忠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孝” 1.只有发自内心的真诚才有发至内心的孝顺。 2.孝也是一种礼节。 3.孝是满足父母合理要求。 4.孝不是一种狭隘的道德。 (三) “礼” 1、认为没有“礼”,就无法分辩君臣、上下、长幼之序(“礼”指周礼) 2、为维护礼,提出“正名”的主张 [1、于社会: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2、于个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四)中庸之道 1.中庸的含义: 1)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 2)将各种正确的原则、思想等妥善加以调和,使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制约。 2.中庸与仁礼的关系 1)要实行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 2)中庸是划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依据。 (五)有教无类 1.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并首开兴办私学的风气。 2.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3.提出启发式教学的原则 4.注重因材施教 三、孔子及其思想的地位和影响 1.在国内: (1)在古代,儒家思想渐成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 (2)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在国外: (1)亚洲许多国家接受了儒家文化 (2)对法德等欧美国家也起了启迪作用 祭孔大典(视频) 五.《论语》 1、《论语》的治国思想  治国为政方面,孔子的核心思想是“政者正也”。这个“正”有两方面的含义:正人和正名。正人,是要使人走上正道,包括正人和正己。不只是对百姓进行道德教育,当权者自身要正。 “正”的另外一个含义是“正名”。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人人都安于其位,按他的身份做该做的事,享受该享受的权利,恢复原来的礼制秩序。过去人们批判说,这是为了维护等级制度。但我们要看到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