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欧美).pptVIP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欧美)

第七章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欧美) 第一节 概 述 1、50年代,法国波德莱尔为代表的象征主义 2、60-70年代,法国左拉和龚古尔兄弟为代表的自然主义 3、世纪末,英国王尔德为代表的唯美主义文学; 4、无产阶级文学:英国宪章派、德国工人诗歌和巴黎公社文学 二、基本特征 1、真实性: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 (1)强调唯物的反映论: (2)重视细节描写 三、法国文学 (一)梅里美(1803-1870) 1、创作主题与艺术风格:善写异国题材,以“考古人性”的的态度去发掘纯朴骠悍的原始生命状态,借此来鞭笞苍白虚伪的现代文明。 四、英国文学 (一)唯美主义:19世纪末,部分艺术家因为厌恶功利主义和市侩气息而躲入艺术中。理论主张是,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超脱于生活的纯粹的美,追求艺术技巧和形式美,为后来的形式主义滥觞;发源地和中心在英国,倡导者是法国浪漫主义诗人戈蒂耶,理论家是佩特,代表作家王尔德,小说《道林·格雷德画像》喜剧《文德米尔夫人的扇子》 五、东北欧文学 (一)社会背景 第二节 司汤达(斯丹达尔)(1783-1842) ? 一、生平与创作 (一)早期:1814-1821 (二)鼎盛期:1821-1830 1、美学论著《拉辛和莎士比亚》:批判现实主义第一部文艺理论著作。 三、代表作《红与黑》1830 (一)题材来源和改造 第三节 巴尔扎克(1799-1850) 一、生平与创作 (一)出生与受教育 (二)文学探索期:1819-1829 二、《人间喜剧》 1829-1848 (一)创作宗旨与构思:用小说进行社会研究 “法国社会将成为历史家,我不过是它的书记员:编制恶习和德行的清单,搜集激情(情欲)的主要事实,刻画各种性格,选择社会上主要事件,解和若干相同的性格而组成典型。这样,我也许可以写出许多历史家忘记写的那部历史,即风俗史。” 三、《高老头》 (一)特殊地位与内容 (三)高老头:受父爱情欲驱动;金钱关系下的牺牲品。 “我要在这本书里描写一种充满巨大力量的感情,无论是灾难、痛苦和不义,任何东西都不足以破坏这种感情。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个父亲,他无异于基督教神圣的殉道者。” (1834年10月18日写给韩斯迦夫人的信。) (六)艺术:现实主义风格成熟 1、精制而富于特征的环境描写 2、典型化的人物 (1)常用夸张来突出人物的某一种情欲,借以刻画这方面的典型性格。 (2)从纵、横两方面刻画 (3)个性化的语言、细节和肖像描写 一、生平与创作 (一)形成期:1833-1842 1、创作模式:主人公是理想化的资产者和善良的小人物;情节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矛盾的解决依赖于小人物的温情和道德感化;艺术上以幽默讽刺为特色,多采用流浪汉小说的结构模式。 2、主要作品: (1)成名作《皮克威克先生外传》: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奠基作。 (2)《奥勒佛·退斯特》(中译本《雾都孤儿》) (二)定型期:1842-1850 1、创作特征:资产者成为反面形象(冷酷自私虚伪);主题上集中揭露拜金主义和损人利己的哲学;艺术上,情节结构更紧密完整,抛弃了流浪汉小说的结构。 2、主要作品: (1)《董贝父子》: (2)《大卫·科波菲尔》:带有自传色彩 (三)鼎盛期:1850-1870 1、创作特征:触及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关系——金钱;开始直接反映劳资矛盾;情节上更复杂,表现技巧更纯熟,沿用了夸张漫画式手法,但开始使用象征。 2、主要作品: (1)《荒凉山庄》: (2)《小杜丽》: (3)《艰难时世》:直接反映劳资矛盾。 三、《双城记》 (一)创作动机 (三)主题:“狄更斯式”人道主义的双重性 1、谴责贵族的血腥统治,揭示法国大革命的必然性,肯定民众的力量。 “在所有人的脸上都有一个特殊的标记——饥饿的标记,饥饿统治着一切人…饥饿在面包店的货架子上出现,在质量最坏的每一小块面包上出现,饥饿从加进了一点用几滴橄榄油煎过的小块土豆的每一碗薄粥中蒸发,化为乌有。” 2、否定暴力革命,在一定程度歪曲大革命 。 (四)三类“类型化”人物 1、正面人物: (1)梅尼特医生:“良心和博爱”的理想代表 2、暴力革命者:背离了人道主义原则的暴力革命对社会无益。 (五)艺术特征 1、结构精巧,富于戏剧性;情节跌宕起伏,浪漫和写实结合。 2、象征:大量使用重复的象征性意象,渲染气氛,增添浪漫色彩。 3、不足: (1)对法国的描写不具体生动,也不太真实。 (2)说教成分较多,一定程度上排挤了人物所应占有的位置和分量。 第五节 哈代(1840-1928) 一、生平与创作 (一)生平 (二)基本创作 1、威塞克斯小说: 三、人物激情模式:本能激情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