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趾主要动脉及神经断层解剖观测
第四趾主要动脉及神经断层解剖观测
作者:李滨 胡凤爱 孙毅 曲洪林 刘同慎
【摘要】 目的 为断趾再植及断层解剖学提供断层参考资料。方法 用30例成人第四趾(男16例、女14例),经组织学处理切片,在显微镜下观测。结果 趾跖腓侧固有动脉和神经纵径和横径的平均值分别大于0.43 mm和0.65 mm,趾跖胫侧固有动脉和神经纵径和横径的平均值分别为0.55 mm和0.58 mm。结论 神经与同名动脉基本上位于同一区内伴行。
【关键词】 趾足底固有动脉 趾足底固有神经 第四趾 断层解剖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anatomical data of the fourth toe sectional area for sectional anatomy and replantation of severed toes.Methods The fourth toes were sectioned by histological method and observed under microscope.Results The fibular proper plantar arteries and nerves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al sectional average diameters were longer then 0.43mm and 0.65mm respectively. Those of the tibial proper plantar arteries and nerves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al sectional average diameters were 0.55mm and 0.58mm respectively.Conclusion The arteries and nerves with same name are in the same area.
【Key words】 plantar digital artery,plantar digital nerve, the fourth toe, sectional anatomy
断层解剖学日臻成熟,许多领域已广泛应用,特别是摸拟数字人的研制更需精确的断层解剖数据,手足显微外科也需要这方面的资料。为弥补这方面的缺陷,笔者对第四趾动脉与神经在两个断层上进行了较详细的统计观测,以期为断层解剖学、手足显微外科及数字人的研究提供断层数据、填补空白。
1 材料和方法
1.1 用30例成人第四趾(男16例,女14例),经2%~3%的盐酸溶液脱钙2~3个月,依次用10%、20%的火棉胶溶液负压浸胶1~2个月,火棉胶包埋,用AO滑动式组织切片机切片,片厚30~50 μm,HE染色。取近、远侧横纹横断层切片,由近到远依次定为Ⅰ、Ⅱ断层,用显微镜及放大镜进行观察测量。
1.2 划一条趾骨正中矢状线,经其中点作垂线,将切片分为4区,再将每区分成3个30度的扇形区。以趾骨的正中矢状线与趾背皮肤交点为准按照腓侧、跖侧、胫侧、背侧的顺序,将这些区依次定为1区、2区、3区……和12区(图1)。
1.3 测得血管的最大径线为纵径,垂直于纵径的最大径为横径。按椭圆形面积公式计算其截面积。
T胫侧,D背侧,F腓侧,M跖侧
图1 第四趾断层示意图
2 结果
2.1 趾足底固有动脉
2.1.1 趾足底固有动脉的位置:趾足底胫侧固有动脉在各断层多位于8、9区,Ⅰ断层占78%,Ⅱ断层占83%;少数位于7、10区。腓侧者在Ⅰ断层位于3、4区内占87%,Ⅱ断层占83%,少数在5区。
2.1.2 趾足底固有动脉与皮肤表面、屈肌腱鞘和趾骨间的距离:测其与皮肤、屈肌腱鞘和趾骨的最短距离为标准,以下简称皮距、鞘距和骨距。趾足底固有动脉的皮距Ⅰ断层腓侧大于胫侧,Ⅱ断层胫侧大于腓侧;鞘距和骨距腓侧均大于胫侧(表1)。表1 趾足底固有动脉的皮距、鞘距和骨距 表2 趾足底固有动脉的管径
2.2.1 趾足底固有神经的位置:胫侧多位于8、9区,Ⅰ断层占75%,少数位于7、10区。Ⅱ断层占92%,少数位于10区。腓侧多位于4、5区,Ⅰ断层占79%,Ⅱ断层占87%,少数多位于3区。
2.2.2 趾足底固有神经与皮肤表面、趾屈肌腱和趾骨间的距离:与动脉的测量方法相同。皮距腓侧的平均值大于胫侧,而骨距和鞘距无明显的差别(表3)。表3 趾足底固有神经的皮距、鞘距和骨距
2.2.4 趾足底固有神经的径线和截面积:纵径的平均值:两断层在0.49~0.55 mm之间,横径的平均值在0.23~0.26 mm之间。截面积的平均值:胫侧和腓侧无明显差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