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维甲酸联合卡介苗诱导HL-60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实验探究
维甲酸联合卡介苗诱导HL-60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实验探究
【摘要】目的 HL-60细胞用经典方法不容易培养成树突状细胞(DC),需探索一种有效获取HL-60细胞源性DC的方法,为APL复发及MDR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方法 HL-60细胞株在完全培养基中培养,以GM-CSF、IL-4、TNF-α等共处理, 只在实验组加用卡介苗和ATRA。观测细胞形态,检测DC免疫表型、上清夜IL-12水平测定,观察MLR反应。结果 使用卡介苗和ATRA后获得了具有较明显树突状突起的细胞,DC表型CD83为(29.46±2.67)%、CD80为(65.23±4.65)%、CD86为(56±3.76)%、HLA-DR为(27.87±3.64)%及CD1d为(30.11±3.92)%,均明显升高(plt;0.05),上清液IL-12水平为(182.44±11.96 pg/ml),亦明显升高(plt;0.05),并具有明显的MLR反应。结论 利用ATRA联合卡介苗可以成功地诱导HL-60细胞为成熟DC,其CD1d表达明显增高,推测可能参与NKT细胞激活,具体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 卡介苗 HL-60细胞 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体内功能最强大的抗原递呈细胞(APCs),其能启动自身特异性杀瘤免疫反应,但DC在人体内所占数量极微。目前 以末梢血中的单核细胞或CD34+细胞,可以诱导培养出大量DCs。国内外有大量实验证明白血病细胞用经典的方法能被诱导成DC。但用经典的方法培养,HL-60细胞很难培养成树突状细胞。
19世纪80年代开始了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治疗APL,取得巨大成功。Huang S等报道,JWA(AF070523)作为ATRA的一种靶基因,ATRA作用下使JWA下调,促进NB4、K562、HL-60向粒或单核细胞方向分化。我们实验室已成功地用ATRA诱导分化作用 诱导APL细胞为DC。本实验应用ATRA和卡介苗,观察HL-60细胞能否分化为有功能的DC,为L-DC疫苗提供新的策略。
1 材料和方法
1.1 细胞和主要试剂
IL-12 ELISA为试剂盒为晶美生物公司产品,rhGM-CSF、rhIL-4和rhTNF-α为Bioscience公司产品,抗人CD1a-PE、CD1d-PE、 CD80-FITC、CD83-FITC、CD86-PE、HLA-DR-FITC单抗为Burlingame公司产品,ATRA为山东良福集团制药有限公司产品,卡介苗( BCGV)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1.2 细胞培养
HL-60细胞在含体积分数为10%的小牛血清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中,在37℃饱和湿度、5%CO2孵箱中贴壁培养,隔日换液,根据细胞增殖密度进行传代。
1.3 实验分组
调整细胞浓度为1×106/ml,分别接种于24孔培养板(1ml/孔)。ATRA溶解于无水乙醇。实验组依需加入ATRA(终浓度为1×10-6 mol/L)、rhGM-CSF(终浓度为1000U/ml)、rhIL-4(终浓度为500U/ml)、卡介苗(终浓度为3×104cfu),在培养第8天时,加入100ng/ml的TNF-a,继续培养72小时。对照组使用rhGM-CSF、rhIL-4及TNF-a和无水乙醇作为对照。空白对照组仅使用rhGM-CSF及rhIL-4及TNF-a。
1.4 DC的形态及表型检测
倒置显微镜动态观察细胞并摄片,将培育DC浓度调节为1×106/ml,取细胞悬液100μl/管,分别加入CD1a-PE、CD1d-PE 、CD80-FITC、CD83-FITC、CD86-PE及HLA-DR-FITC单抗各15μl,混匀反应30min,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
1.5 IL-12测定
上清液IL-12水平测定,具体操作按ELISA 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6 CCK-8法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
L-DCs用丝裂霉素(25μg/L)处理1 h去增殖后作为刺激细胞,刺激健康自愿者外周血T细胞(DC:T细胞分别为1:100,1:50,1:10,1:1)与2×105个/ml的T细胞在96孔圆底培养板中作用5天。总体积为每孔200μl,对每个浓度均作3个平行孔,每孔加入CCK8(20 μl/孔)在37℃饱和湿度、5%CO2孵箱中培养4 h,用酶标仪检测波长450 nm时的吸光度(A)值,参比波长为630 nm,结果取均值。算刺激指数(SI)。SI=实验孔的A值/对照孔的A值。
1.7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所测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one-way analysis of var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