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三种测定方法比较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三种测定方法比较
摘 要:目的:探讨检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酶活的可靠方法。方法:选取190例临床标本为检测标本,分别采用定量比值法、NBT定量法和酶活测定法检测G6PD酶活,比较三种方法测定结果。结果:使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检测G6PD缺乏型,总检出率分别为5.26%、5.26%和5.78%。其中,男性人群中G6PD缺乏检出率为6.93%,女性人群检出率为3.37%。结论:NBT定量法具有简便快捷,同时准确性高等优点,可对高发地区进行G6PD缺乏症的大规模筛查。 论文代写
关键词:G6PD;定量比值法;NBT定量法;酶活测定法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简称为G6PD)是催化磷酸戊糖途径第一步反应的关键酶,催化6-磷酸葡萄糖脱氢,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和NADPH,参与了维持细胞内谷胱甘肽的还原性[1]。由G6PD活性降低所引起的G6PD缺乏症(简称G6PD缺乏症)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之一,属于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全世界约有4亿多人罹患此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慢性非球形细胞溶血性贫血、蚕豆病、新生儿黄疸以及食物、药物或感染诱发的溶血性贫血等,其分子基础是G6PD基因突变[2]。G6PD缺乏症导致细胞内的还原力降低,红细胞不能抵抗氧化损伤而遭受破坏,引起溶血性贫血[3]。我国是本病的高发区之一,呈南高北低的分布特点,尤其是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区。目前,测定G6PD酶的方法有: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G6PD酶活性测定、G6PD荧光斑点试验。为快速获得G6PD酶活的准确信息,采用改良的G6PD定量比值法和G6PD酶活性测定法进行对比试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医院门诊血标本共190例,其中成年男性血标本101例,女性成年血标本89例。 毕业论文
1.2 试剂与方法:血样先用生理盐水洗涤2次。①改良G6PD /6PGD定量比值法采用广州米基科技贸易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分光光度计比色;②G6PD酶活性测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于1967年公布的标准测定方法进行测定;③硝基四氮唑蓝法(NBT法)。
1.3 参考范围:①WHO推荐的Zinkham法,其正常值为(12.1±2.09)IU/gHb;②NBT定量法,其正常值为13.1~30.0 NBT单位;③G6PD /6PGD比值法,其正常值为:G6PD /6PGD≥0.98(新生儿:≥1.09)。 论文代写
2 结果
2.1 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应用定量比值法、NBT定量法和酶活测定法筛查G6PD缺乏症,三种方法的总检出率分别为5.26%、5.26%和5.78%。定量比值法和NBT定量法呈现高度的一致性。男性人群中定量比值法和NBT定量法检出率均为6.93%,而酶活测定法的检出率偏低,为5.94%。女性人群中定量比值法和NBT定量法检出率均为3.37%,而酶活测定法的检出率为5.61%。详见表1。 论文代写
表1 三种G6PD测定方法阳性检出率比较
方法
例数
阳性(例)
阳性率(%)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定量比值法
101
89
7 毕业论文
3
6.93
3.37
NBT定量法
101
89 论文代写
7
3
6.93 毕业论文
3.37
酶活测定法
101 论文代写
89
6
5
5.94 毕业论文
5.61
2.2 G6PD缺乏症在不同年龄段中的分布情况:在60岁以下人群中,20~30岁中的G6PD缺乏症病例最多,见图1。在所检测的50例60岁以上人群中未发现G6PD缺乏症患者,详见表2。
图1 不同年龄段人群中G6PD缺乏症的分布情况
表2 G6PD活性同年龄间的关系
方法 论文代写
例数
阳性(例)
阳性率(%)
<60岁
≥60岁
<60岁
≥60岁 毕业论文
<60岁
≥60岁
定量比值法
140 毕业论文
50
10
0
7.1
0
NBT定量法
140
50
10
0 毕业论文
7.1
0
酶活测定法
140
50
11
0
7.85 论文代写
0
为确定NBT定量法和酶活测定法的测定值是否有相关性,我们将测定的相关参数进行比较。WHO标准酶活测定法数值OD650, NBT定量法数值OD340, 将两组数据进行相关性测试。结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砼搅拌站施工方案(叶).docx VIP
- 2020公路通信及电力管道设计规范.docx VIP
- 华为认证智能协作中级 HCIP-Collaboration H11-861考试题库及答案.pdf VIP
- 外教社俄罗斯概况(第2版)PPT课件unit9.pptx VIP
- 清水混凝土挂板施工方案.docx
-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印永嘉)-绪论.pptx VIP
- (高清版)-B-T 1413-2023 系列1集装箱 分类、尺寸和额定质量.pdf VIP
- 《膝关节体格检查》课件.ppt VIP
- TB10122-2008铁路路堑边坡光面(预裂)爆破技术规程.pdf VIP
- 现代分子生物学(全套课件180P)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