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轼上课用
苏轼简介 苏轼(?1036?一?1101),字子瞻。21岁时,苏轼与弟弟苏辙一起随父离家进京,第二年兄弟二人都中了进士。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读了22岁的苏轼所写的文章后说:“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人头地也。可喜!可喜!”并预言未来文坛将属于苏轼。 ??????????? 苏轼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施行新法,苏轼便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1071)开始,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有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致其入狱。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历时五个月,不论在朝在野,政见同与不同,营救者络绎不绝(包括王安石),最后,神宗才决定不杀苏轼,而以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了事。? 从元丰三年(1080)到元丰七年(1084),苏轼在黄州生活的四年多时间,对苏轼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黄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他不仅没有俸禄,而且受到监督,当时苏轼在许多信里反复叮嘱友人“看讫,火之”,“传闻京师,非细事也”。他在黄州城东开垦了十亩荒地,田旁筑一茅屋,辛勤躬耕,自得其乐。黄州的生活使苏轼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观察问题变得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旧党当权,苏轼被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苏轼又被贬惠州,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后死于常州。 苏轼总结自己一生,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苏轼是中国古代第一全才。 ? 黄州好猪肉,价钱如粪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 * 峨嵋共比高。 一门三父子, 都是大文豪。 诗文传千古, (猜一组古代文化名人) 猜猜看 走 近 苏 轼 苏轼的成就 他是个凤毛麟角式的人物。 ——林语堂 他是个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 ——李泽厚 诗—— “苏黄” 词 —— “苏辛” 散文——“唐宋八大家” 文学理论——“行云流水” 文学 绘画——“朱竹” 书法—— “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 育才——“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 其他 成 就 东坡肘子 苏 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情理与趣理同在 苏 词 婉约与豪放并重 开拓了词的题材 1、讴歌报国立功的豪情壮志。 《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在日常生活中探索人生哲理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几时有.flv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驱,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