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教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蔡元培教育

三、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生平与教育活动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北大改革 教育独立思想 生平与教育活动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字鹤卿,号孑民。近代著名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 25岁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 戊戌变法失败后,弃官回乡,就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 1901年夏,在上海南洋公学任特班总教习, 1902年4月,又发起中国教育会,任会长。随后又创办爱国女校、爱国学社。 1904年,与陶成章等成立光复会。 1905年,并入同盟会,担任上海分部负责人。 1907年赴德留学。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回国就任教育总长,因不满袁世凯搞专制独裁,1912年7月辞职。 1915年6月,蔡元培与李石曾、吴稚晖、吴玉章等人组织勤工俭学会,后又发起组织华法教育会,任中方会长。 1916年12月,蔡元培回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对北大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科学社、中华教育改进社等教育社团建立,他都是主要发起人和领导者,又是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的主要成员。 他还是我国最早提议建立教育工会的人。 “五四运动”爆发,他同情学生的爱国行动,多方营救被捕学生。 1923年,抗议北洋政府任命反动政客彭允彝为教育部长,辞去北大校长职务,再度赴欧洲考察。 1926年回国,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后,蔡元培担任大学院院长等一系列要职,促成教育行政体制的改革。他看出蒋介石也是搞专制独裁,遂于1928年8月辞去一切职务,只保留中央研究院院长,致力于学术研究。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迁居香港,1940年3月5日病逝。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1912年2月间蔡元培发表了著名的教育论文《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思想。蔡元培从“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出发,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主张五育并举,这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 蔡元培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完全人格”,或“养成健全之人格”,追求的是人与客观世界的和谐融通。他认为人具有三个方面的本性: 一是具有知、情、意的心理现象;二是兼有个性和群性,三是兼有肉体和精神方面的需要。 这些自然本性是人潜在发展的基础,本无所谓善恶,但要靠教育才能向健康方向发展,健全的人格就是要在这三个方面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军国民教育 蔡元培认为,他并不是一种理想社会的教育,然而在中国,却是“今日所不能不采者”,主要原因: (一)从国外环境看来,我国处于“邻强交逼,亟图自卫,而历年丧失之国权,非凭借武力,势难恢复。” (二)就国内情况而言,要打破军人成为“全国中特别之阶级”的局面,就“非行举国皆兵之制,否则无以平均其势力”。可见,蔡元培主张军国民教育,是为了对外实行自卫,对内反对军人的强权统治,这在当时是进步的。 实利主义教育 即“以人民生计为中坚”,密切教育与国民经济生活的关系,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使教育能发挥提高国家经济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 实利主义教育被蔡元培认为是富国的手段,他认为世界的竞争不仅仅是在武力,尤其是在财力。因此加强科学技术教育,提高生产力,发展国民经济,国家 富强才能够在世界竞争中生存下来。 公民道德教育 蔡元培认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固然重要,但是仅有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还不够,必须教之以公民道德。“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何谓公民道德?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标榜者,曰自由、平等、博爱。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 由此可见,蔡元培所提倡的是西方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主张用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道德,作为进行道德教育的内容。 世界观教育 世界观教育为蔡元培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所首创并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蔡元培的世界观教育,是建立在把世界划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这个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世界观教育就是要培养人们一种立足于现象世界但又能超脱现象世界而贴近实体世界的观念和精神境界。 “消极方面,使对于现象世界,无厌弃而亦无执著”, “积极方面,使对于实体世界,非常渴慕而渐进于领悟”。 美育教育 蔡元培在我国近代史上首倡美育. “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 美育教育的重要性源于其特点,从他看来,人从现象世界通向实体世界存在的障碍不外两种意识,一是人我之差别、二是幸福之营求。“有人我,则于现象中有种种之界画,而与实体违。有营求则当其未遂,为无己之痛苦。及其既隧,为过量之要索,循于现象之中,而与实体隔。”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