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研究-杭州科技局
杭州市科技情报调研
项 目 名 称: 青少年心理
项目负责人: 吴怀能
联 系 电 话:
电 子 信 箱: wuhuaineng@163.com
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研究分析报告
一、背景与意义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的生存环境日趋复杂,成长中的青少年面临的社会心理压力与日俱增,他们在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越来越多,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也在所难免。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风向标,是推动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其心理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自身能否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因此,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重视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 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影响人的终生。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迅速,正处于心理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成人感、自主意识不断增强,青春期的到来又会给他们带来诸多困惑。而当前,现代化的进程使得各种竞争和压力逐渐增大,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观趋向多元化,价值观还不稳定的青少年深处其中无所适从。离婚率的上升和劳动人口的流动造成的家庭结构的变化又给青少年的心灵带来众多的撞击和矛盾;片面追求升学率、过重的学业负担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也给青少年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心理冲击和考研。在这种情况下,生理和心理发育不平衡的中学生极易受到环境、教育的影响,产生各种心理的困惑和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发展为心理问题[1]。
自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国际青少年研究的发起人之一霍尔,重要著作《青少年的心理学及其与生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一书发表近百年来,青少年心理问题一直是世界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从心理卫生运动的开展、青少年行为指导机构的建立,到心理动力学和行为主义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重视,以及心理测量队青少年个体差异的科学研究都说明了这一点[2]。
我国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研究相对滞后,较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一是由于我国社会开始出现的变革,使本来就处于心理躁动的青少年不可避免地产生诸多心理和行为的不适应,出现了社会结构稳定时期青少年很少发生的心理问题。比如青少年犯罪问题、心理疾病加剧等。社会需要心理学家为解决此类问题作出努力。其次是思想大解放也解放了包括心理学在内的科学,心理学工作者有可能去研究被西方发达国家长期重视的青少年心理问题。但毋庸讳言,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还相对薄弱,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研究都有许多问题有待探索[3]。
目前,由于社会体质转型、社会思潮和生活方式,家庭结构类型、父母社会经济地位变化、家长的期望水平、教养态度和方式、大众传媒文化冲击、社会价值取向、教育体制、学校类型、校风学风和教师的教育方式等因素的新变化,使广大学者从多角度进行探讨研究[4]。
心理学家还通过对青少年心理干预,已达到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从而解决青少年的诸多问题[5]。信息传媒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当前青少年利用信息传媒调节情绪确实对他们的心理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信息传媒是把双刃剑,使用得当,则会对其身心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使用不当或过度使用都会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6]。
二、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与现状
(一)各地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
对南阳市925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7],其中男性477例,占51.57%,女性448例,占48.43%;拥有中学学历456例,占49.30%,小学学历33例,占3.56%;城市青少年为474例,占51.24%,农村青少年为451例,占48.76%。调查青少年SCL-90各因子分与国内青少年常模比较提示青少年因子分除强迫因子和人际关系敏感外,其余因子均分均高于国内青年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男性青少年在敌对性、躯体化两个因子均分高于女性青少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因子均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农村青少年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均分高于城市青少年,在偏执方面,城市青少年因子均分高于农村青少年,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来源地青少年各因子均分比较()
对925名青少年进行人格测试,其中属于内向悲观者达53例,占5.73%;缺乏信心的挑剔者和以牙还牙的自我保护者分别为82例和402例,各占8.88%和43.45%;平衡的中道者、吸引人的冒险家和傲慢的孤独者分别为343例、28例和17例,各占37.08%、3.02%和1.86%。见表4。
表4 菲尔人格量表检测结果
对北京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容量研究.ppt
- 容量和性能管理最佳实践白皮书-cisco.pdf
- 容量分析实验.ppt
- 日韩开源与云计算发展分析-it前沿论坛.doc
- 日本制造业路在何方-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pdf
- 日本生技医药品产业现况与展望.pdf
- 日本鳗鲡人工繁殖技术研究最新进展-东海水产研究所.pdf
- 日照金海岸小学海洋馆文化建设项目终.doc
- 日本鳗鲡及其僵鳗消化酶活性的比较研究-动物营养学报.pdf
- 日本鳗鲡脾脏小分子抗菌肽的分离纯化.pdf
- android之读取framebuffer截屏方源码集合.pdf
- 案例文稿data sheet ge文稿.pdf
- 过河兵培训插件开发指南.pdf
- shin锁舌卡座压装设备说明书.pdf
- 说明meng tz0 xx古典高级纸2classical paper 2.pdf
- 上次后280 bmw颜色提示.pdf
- pm主动脉动脉瘤共bridge ref q8b.pdf
- 征求意见汇处理表.pdf
- bounded rationality有限理性refers to human ebd section前辈lecture3 notes.pdf
- 科普版(新教材)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7《My house》第3课时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