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领导行为追随行为与领导效能关系之研究—领导者与追随者对偶心理
2012 TOPCO 崇越論文大賞
論文題目
(以中文繕寫論文者請用中文題目,英文繕寫者請用英文):
領導行為、追隨行為與領導效能關係之研
究 —領導者與追隨者對偶心理定位之觀
點
報名編號:AF0011
0
摘要
本文以心理定位理論觀點為基礎,提出領導者定位以及追隨者定位之概念,
解釋同一主管面對不同部屬所展現的相異領導行為的原因,以及為何同一部屬在
面對不同主管亦會展現有差異的追隨行為之現象。本文更進一步驗證四種 領導行
為與四種追隨行為間之交互作用影響領導效能。本文藉由準實驗設計以及對偶配
對問卷調查驗證假設,研究結果基本上證實領導者定位以及追隨者定位之概念,
且部分領導行為與追隨行為間之交互作用確實影響領導效能。
關鍵字:領導者定位、追隨者定位、領導行為、追隨行為、領導效能
壹、緒論
在實務現象中,常見同一主管對不同的部屬,會出現相異的對應領導行為;
類似的,部屬亦會依所不同的主管,產生有差別的追隨行為,此多變的領導行為
以及追隨行為尚無法在現存的領導理論或追隨理論中被明確的解釋。在領導的歷
程中,實際上包含領導者與追隨者二主體,此二者為一種成對的關係,因而產生
領導者與追隨者間的對偶關係(Yukl, 2010) 。因此,要了解複雜多變的領導行為以
及追隨行為,實須將研究的論述基礎建立在領導者與追隨者的對偶關係下 ,即領
導者的行為與被領導的部屬有關,而部屬的追隨行為亦勢必與主管有關。
一、研究背景
(一) 領導者定位
在過去了領導理論中,不難發現追隨者的蹤跡 ,在眾多權變觀點下的領導理
論中 (Fiedler, 1967; House 1971; Kerr and Jermier 1978) ,以Hersey and Blanchard
(1977)領導情境論(Situ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 SLT)的探討最為深入。 Hersey and
Blanchard (1977)的情境領導論,聚焦於部屬之特性,認為隨著部屬的成熟度, 而
展現對應的領導行為。然而,情境領導理論以部屬的能力以及意願作為判斷部屬
成熟度的依據 ,本質上,此二構面僅考慮到與任務相關的屬性,然而,領導者對
部屬的判定,還應包含 非任務相關的屬性 ,如信任關係。
在領導領域的相關研究中,顯示信任是在領導過程中至關重要的因素 ,影響
後續結果甚鉅 (Yang and Mossholder, 2010; Lapidot, et al., 2007; Burke, et al.,
2007) ;特別在華人文化的情境中,互動者雙方的信任關係更是決定後續互動行為
的重要因素 黃光國( ,1995 ;嚴奇峰, 1992 ;楊國樞,1993 ;陳介玄與高承恕 ,1991 ;
徐偉玲、鄭伯勳與黃敏萍,2002) ;費孝通 (1948)的差序格局、黃光國 (1990的人)
情與面子模式、陳介玄、高承恕 (1991)的信任格局皆闡釋華人的社會互動中強調人
1
際間關係。鄭伯壎 (1995)綜論差序格局、人情與面子模式以及信人格局相關文獻
後,提出企業經營者的員工歸類歷程,以親忠才三個向度對部屬進行歸類,此分
類亦在其後續的研究中獲得證實,產生差序管理行為徐偉玲等( ,2002) 。故,除了
部屬的能力外,領導者對部屬的判斷應包含與部屬間之 人際關係變數 。
本文參考心理定位理論觀點嚴奇峰,( 1992) ,認為主管依據部屬的特性,決定
特定的領導行為時,其決策依據應同時包含部屬的任務相關屬性以及人際間相關
屬性。具體而言,在任務相關屬性中,主管將考量部屬的專業能力,而在人際間
相關屬性上,則會考量主管對該部屬的信任關係嚴奇峰,( 1998)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