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节小麦育种目标及主要性状遗传与选育
小麦育种学; 第二章 小麦育种;第二节 小麦育种目标及主要性状的遗传与选育;1. 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2. 中国小麦种植区划;全国麦区划分为3个麦区,即北方冬麦区、南方冬麦区和春麦区,10个生态区和相应的10个小麦生态类型。
;春麦区:东北春(播)麦区
北部春(播)麦区
西北春(播)麦区
冬(秋播)麦区:北部冬(秋播)麦区
黄淮冬(秋播)麦区
长江中下游冬(秋播)麦区
西南冬(秋播)麦区
华南冬(晚秋播)麦区
冬、春兼播麦区:新疆冬、春兼播麦区
西藏春、冬兼播麦区
;缸抽颢稳邬嘭烟桄蟑喈丰克捌毕摘殳戆客富努飞兽姚楔每垓溢赝邢汲焓哄茹扣勉践菜仵芭漤蓑鬏岭猁氪榴蛎航锶传;主要育种目标;南方冬麦区(云贵高原部分地区除外),高温、多雨、土壤湿度高、收获时正逢雨季,易发生穗发芽。赤霉病和白粉病为主要病害,部分地区条、叶、秆锈流行为害,所以要求品种早熟、抗倒伏和耐湿性强、抗穗发芽、抗赤霉病、白粉病及其它一些病害。
;春麦区:包括东北平原、甘蒙高原、新疆盆地和青藏高原,地域广阔,海拔高低悬殊,生态条件复杂,病虫害和逆境灾害有很大不同,故要求小麦品种具有相应于各生态条件的丰产性和抗逆性。
;黄淮冬麦区:地处黄河和淮河流域,包括河北定县、沧县以南,山东全省,山西晋南地区,陕西关中地区,甘肃天水地区以及河南、安徽、江苏淮河以北广大地区,属于暖温带,气候比较温和,降水集中在6、7、8三个月,年平均温度9-15℃,小麦生育期降水120-300mm,1月平均温度﹣1-﹣5℃,绝对最低气温﹣15-﹣23.9℃,全年日照时数2200-2600h,无霜期180-230天。;黄淮冬麦区是我国最主要的小麦产区,常年小麦总产量达全国总产量的45-51%。其中河南、山东是我国小麦种植面积最大、总产最高的省份。
本区小麦育种目标是高产、多抗、优质。高产的体现,首先是株型合理,光能利用率高,生物学产量高,经济系数大,基本保持原每公顷穗数,适当提高穗粒数和粒重。多抗是在适应性的基础上,抗条锈病和白粉病,兼抗其他病害。优质自90年代以来进入各类专用品质品种的选育。生育期以中熟为主。;优质与高产的突破-济麦19;济麦19;超高产新品种周麦18;周麦18;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本区适宜播期在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5月中、下旬到6月上旬成熟,全生育期181-218天。小麦幼穗分化较早,延续时间长有利于形成大穗。本区冬季气温虽然不是很低,但常有低温出现,尤其在拔节孕穗期,有倒春寒出现,因此要求小麦应具有一定的抗寒性,春性太强的品种极易年前拔节或前期发育过快,遭受冬季或倒春寒冻害或冷害而影响产量。
本区降水丰富,但分布极不均衡。沿海地区高于内陆,自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小麦生长期雨量充沛或过多,多集中在拔节到成熟阶段,这也易造成本区小麦赤霉病和湿害比较严重。生产上迫切需要选育抗赤霉病和耐湿性强的品种。;育种策略;1.明确育种的主攻方向;2 .选择适当的育种途径;
4)诱变育种:化学诱变、物理诱变
5)双单倍体育种和轮回选择,近期发展的新途径
DH(Double haploid): 周期短
轮回选择,以太谷核不育系为轮回选择亲本,杂交重组、选择,使群体内的优良基因频率提高,群体性状得到改良
6)杂种小麦利用: 不育系制种(三系)
化学杀雄
7)各种途径综合运用,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 二、小麦产量性状的遗传与选育;潜在产量:俗称光合生产潜力,即在理想气候条件下作物可能达到的最高产量水平。
气候产量:在某地区现有气候条件下,采取适宜的农业技术措施作物可能达到的产量水平。
实际产量:在特定的气候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作物实际收获的产量水平。
潜在产量一般情况下很难达到,但探讨一定地区的生态条件和作物潜在产量的关系,有利于作物品种改良目标的确定。
;;从理论上讲,品种的产量是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每粒重量的乘积。高产育种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去寻找这三个产量构成因素的最大乘积的遗传组合。;(1)多穗型:以穗多实现高产。其产量结构多为:每公顷穗数750万—900万,每穗粒数25—30粒,千粒重36—40g。
(2)大穗型:以穗粒重高为其特点。其产量结构一般每公顷穗数为420万—525万,每穗 粒重不少于1.3—1.6g。
(3)中间型:通过产量三因素协调增加为途径。其产量结构在南方为:每公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