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单元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第七单元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预学平台】 一、课标导学 1.学习目标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1.了解农奴制阻碍俄国社会发展和农奴制面临危机的表现。 2.简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1.概述“二一九法令”关于农奴身份、土地、农民管理等方面的主要内容。 2.认识“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1.了解1861年废除农奴制后,俄国在政治体制、司法制度和军事等方面的变革情况。 2.从政治经济等方面探讨1861年改革对近代化的影响。 3.体会制度改革对国家稳定和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2.重点难点 重点: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克里米亚战争对农奴制改革的影响;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评价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二一九法令”(解放法令)的颁布 1.概况 (1)目的直接:根本:焦点是如何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农民如何获得自由和土地年俄历二月十九日(公历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一系列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史称“二一九法令” 2.内容 (1)政治上: 。 (2)经济上: 。 (3)组织上: 。 3.对“二一九法令”进步性 (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总之: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①不彻底性:A.改革后,俄国在 等方面仍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B.尤其是 。 ②掠夺性:是对农民 ,“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③欺骗性:改革后的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为生计重新受盘剥。 所有这些都导致俄国农村长期处于一种落后的状态,制约了俄国经济的发展。 第3课 农奴制改革于俄国近代化 (三)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的影响 1.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1)经济近代化—— 经济迅速发展。 ①发展原因:农奴制改革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 ②发展表现:19世纪80年代, 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 改革促进了俄国工业的发展,到19世纪后期,在主要工业部门中,完成了从 的过渡。 ③存在的问题:总体水平仍落后于美国和西欧;对外国资本尤其法国资本依赖严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 (2)政治近代化(特点:变革缓慢) ①政治体制方面: 。 ②司法制度方面: 。 ③结果: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改革后仍是个封建君主专制国家。 (3)军事近代化: 。 (4)教育近代化: 。 (5)思想近代化: 。 2.改革后社会矛盾的激化 (1)原因:改革的根本目的和不彻底性是新旧矛盾交织的根本原因。 (2)表现: 资产阶级:既不满政治上无权,又要依附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受双重压迫,生活仍贫困,反抗不断。 平民知识分子:形成民粹派 ①思想主张: 进步: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高举社会主义旗帜。 局限:否认工人阶级的先进作用,看不到农民的力量通过恐怖手段夺取政权。 ②活动:对沙皇的暗杀活动 (3)结果:亚历山大二世遇刺后,新沙皇中止许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