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10讲.ppt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10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10讲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栏目导引 把脉五 年真题 集训即 时演练 模块备 考方略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栏目导引 把脉五 年真题 集训即 时演练 模块备 考方略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栏目导引 把脉五 年真题 集训即 时演练 模块备 考方略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栏目导引 把脉五 年真题 集训即 时演练 模块备 考方略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10讲 战争与和平规律认知 试题来源 材料引文出处 问题设计 设问方式 考点关键词 命题特征分析 2011全国卷 图片类文字材料 无出处 (1)根据图1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图中①、②两条界线形成的主要原因。(7分)(2)根据图12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东、西部边界线的确定。(8分) 比较类、原因类、评价类 二战,波兰边界 (1)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材料出处以国外著作为主。(2)从设问方式看,以比较类、作用类为主,除结合材料外,比较注重结合所学知识特别是时代背景分析战争的原因、影响。(3)从时间上看,以现代史为主,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秩序。(4)从内容看,涉及战争背景、战争结果及影响。(5)从与教材的关联度看,与选修三教材中第三单元密切相关,与其他章节内容有一定的关联;与必修一教材中国际关系格局部分有一定联系。 试题来源 材料引文出处 问题设计 设问方式 考点关键词 命题特征分析 2012全国卷 原始性文字材料 (英)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 年 12 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主张与凡尔赛和约规定的不同之处。(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提出其主张的主要原因。(9分) 比较类、原因类 一战后,德国赔款、凯恩斯 (1)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材料出处以国外著作为主。(2)从设问方式看,以比较类、作用类为主,除结合材料外,比较注重结合所学知识特别是时代背景分析战争的原因、影响。(3)从时间上看,以现代史为主,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秩序。(4)从内容看,涉及战争背景、战争结果及影响。(5)从与教材的关联度看,与选修三教材中第三单元密切相关,与其他章节内容有一定的关联;与必修一教材中国际关系格局部分有一定联系。 试题来源 材料引文出处 问题设计 设问方式 考点关键词 命题特征分析 2013全国Ⅰ卷 原始性文字材料哈佛·西提可夫《越战的战后影响》;威廉·黑德等编《回顾越南战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湾战争没有成为“另一个越南”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战争的结果对国际关系的影响。(6分) 比较类、原因类、作用(影响)类 二战后,越南战争、海湾战争、国际关系 (1)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材料出处以国外著作为主。(2)从设问方式看,以比较类、作用类为主,除结合材料外,比较注重结合所学知识特别是时代背景分析战争的原因、影响。(3)从时间上看,以现代史为主,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秩序。(4)从内容看,涉及战争背景、战争结果及影响。(5)从与教材的关联度看,与选修三教材中第三单元密切相关,与其他章节内容有一定的关联;与必修一教材中国际关系格局部分有一定联系。 试题来源 材料引文出处 问题设计 设问方式 考点关键词 命题特征分析 2013全国Ⅱ卷 原始性文字材料何勤华《纽伦堡审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惩处的战争责任对象有何不同。(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纽伦堡原则》的意义。(10分) 比较类、作用(意义)类 一战后 ,二战后,《纽伦堡原则》 (1)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材料出处以国外著作为主。(2)从设问方式看,以比较类、作用类为主,除结合材料外,比较注重结合所学知识特别是时代背景分析战争的原因、影响。(3)从时间上看,以现代史为主,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秩序。(4)从内容看,涉及战争背景、战争结果及影响。(5)从与教材的关联度看,与选修三教材中第三单元密切相关,与其他章节内容有一定的关联;与必修一教材中国际关系格局部分有一定联系。 试题来源 材料引文出处 问题设计 设问方式 考点关键词 命题特征分析 2014全国Ⅰ卷 原始性文字材料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联合国通过1576号决议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因。(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及其作用。(10分) 比较类、原因类、作用类 二战后,联合国、《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1)从材料出处看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