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态平衡.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与人类健康 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 人兽共患病检测与控制 动物防疫检疫与食品安全 动物医学实验与人类健康 第一单元 环境与健康 第一章 生态系统与人类健康 一、生态系统 简单的说,生态原指“住所”或“栖息地”。现在,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 1. 生态系统概念 生态系统: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的成分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 一整体。 特征: ① 结构和功能单位 ② 有限自我调节能力 ③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④ 动态系统 2. 生态系统组成 非生物因素:阳光、水等 生产者:绿色植物、自养生物 消费者:异养生物 分解者:异养生物 其中, 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 消费者与兽医公共卫生关系最密切。 植食动物是第一性消费者。 肉食动物中: 以植物为食的是第一级肉食动物,第二性消费者 以第一级肉食动物为食的是第二级肉食动物,第三性消费者 以第二级肉食动物为食的是第三级肉食动物,第四性消费者 涉及概念 种群:一定时间,占据一定空间,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集合在一起,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具有复杂的种间关系。我们把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 3. 生态系统结构 形态结构:生物种类、种群数量等 营养结构:以营养为纽带,与环境之间发生密切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始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4. 生态系统的生产 生产过程是一个贮能的过程。 生产者利用光合作用积累能量称为初级生产,产生初级生产量或第一性生产量。 消费者和分解者利用初级生产量进行同化作用,称为次级生产量和第二性生产量。 5. 生态系统的分解 分解是一个放能的过程。 碎裂:把死残落物分解为颗粒状 异化:在酶的作用下,把聚合物变成单体。 例如将纤维素变成葡萄糖。 淋溶:可溶性物质被淋洗出来的过程。 生态系统的中心问题 生态系统的的结构(空间结构和物种结构) 功能(物质、能量的转化效率) 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演替特点以及控制 二、生态平衡 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群之间, 通过能流、物流、信息流的传递,达到了互相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一定范围内的自我调节功能 生态阈限 (一)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 1.环境因子改变 2.物种改变 3.信息系统改变 1. 物种改变 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使生态系统中某一物种消失,或盲目向某一地区引进,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 举例之人为消失——灭四害 雀类被大量剿杀,麻雀种族骤减,造成生态失衡,虫灾猖獗,危及农业生产。 1959年,朱洗、郑作新等科学家解剖麻雀的嗉囊,发现3/4是害虫,只有1/4是稻谷。 把麻雀从“四害”中抽出,把臭虫悄悄补齐在“四害”名单中;之后,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臭虫”又被“蟑螂”取代 。 实质 老鼠、苍蝇、蚊子和蟑螂是生物圈能量转换和平衡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地球上如没有老鼠、苍蝇、蚊子和蟑螂之类,就没有生物圈现有的平衡。 老鼠、苍蝇、蚊子和蟑螂是地球上生存最成功的物种,它们的生存能力大大超过人类,所谓“灭四害”既不可行,也不可能。 这个世界到了“四害”、病毒、细菌都活不成的时候,人还能活得下去吗?可以肯定,人类被除,“四害”仍在。 举例之人为引入——外来特种入侵 生物入侵: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 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栖境、物种、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外来种。 例: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1859年,英国人托马斯·奥斯汀引进了24只兔子,为打猎而放养了13只。这13只兔子至今已繁衍6亿多只后代,给澳政府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烦恼——青草和灌木全被吃光,沙土流失。 2.环境因子改变 ①盲目开荒 例:曾经的森林草原,从13世纪开始,经过掠夺式的开发,变成了如今的黄土高原。 ② 资源利用不合理 例:鄱阳湖,从上世纪50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