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传感器绪论201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传感器绪论2011

温州商学院 孙 跃 2016.9 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 MEASUREMENTS DATA ACQUISITION ANALYTICAL MODELLING AND STATISTICAL EVALUATION 测量的意义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无论多少次实验都未足以证明我是对的,而在任何时候,仅仅一次实验,也许就证明我错了。 门捷列夫〝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定量研究的前提)。 测量结果不仅仅是验证理论的客观标准,而且常是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理论的线索和依据。 传感器的主要用途是测量,但是不仅仅是测量。 测量不仅限于传感器测量(尺寸、电压、频率、波形)但高级形式基本是传感器(包括电信号,如大电流的光纤测量)。 绪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一、传感器的定义 二、传感器的作用 三、传感器的性能指标 四、传感器的选用 五、传感器的发展 一、传感器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665-2005,对传感器(Transducer/Sensor)的定义是:能感受被测量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其中,敏感元件(Sensing element)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Transducing element)是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信号部分。 一感二传 换能器 传感器与人的感官一一对应 光敏传感器、CCD 力敏传感器、电容式话筒 力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气敏传感器 味觉传感器(即离子敏传感器) 与人的感官不同之处 位移、转速、磁场、大电流测量对象更广 测量范围更宽 人的五官不是传感器 二、传感器的作用 作用 信息的收集及采集 信息数据的交换(0,1) 1、? 语音验证装置。 2、? 签字验证书写台。 3、? 指纹自动识别仪 2.1 课程的设置背景(重要性):例子1 汽车电子系统 需要大量的传感器 2008年报价2500万元的顶级车 石油化工领域 ! 2.2 课程的设置背景(重要性):例子2 需要大量的传感器 2.3课程的设置背景(重要性):例子3 需要大量的传感器 科里奥利 1792—1843 法国科学家 2.4 课程的设置背景(重要性):例子4 质量流量传感器 与 加气机(加油机) 土卫六,碳氢化合物远超地球油气储量 2.5课程的设置背景(重要性):例子5 NASA公布黑洞攻击星系实景照片 2.6 课程的设置背景(重要性):例子6 技术发展趋势(总结) 与信息技术、信息链,传感器密切相关 高效节能 先进环保 循环利用 节能环保 下一代通信 网络、物联网、 二网融合、 新型平板显示、 高性能集成电路 和高端软件 新一代信息技术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制造 生物 航空航天 海洋工程装备 高端智能装备 高端装备制造 特种功能 和高性能 复合材料 新材料 核能 太阳能 风能 生物质能 新能源 插电式混合 动力汽车 纯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 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2.7 课程的设置背景(重要性):例子7 技术发展趋势(结论) 信息的处理、信息的传输相对超前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发展迅猛 传感器是信息技术的源头。没有传感器对原始参数的准确、可靠、实时的测量,信息处理与传输的能力再强,都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信息获取发展相对缓慢 传感器技术严重制约了IT 的发展 IT 中的摩尔定律 ————— 2.8 课程的设置背景(重要性) 大力发展传感器技术至关重要! 广义学习“传感器”! 2.9 课程的设置背景(拓展) 传感器意识/观念 信息社会 2.9 课程的设置背景(拓展1) 2008雪灾 获取第一手信息 “广义信息获取”原则 2.10 课程的设置背景(拓展2) 2.10 课程的设置背景(拓展3) “广义信息获取”原则 “广义信息获取”原则 2.11 课程的设置背景(拓展4) 2.11 课程的设置背景(拓展4) →推论: 从信息获取的角度优化表征信息的途径,描述系统的本质。 →信息“交换”很重要 (理解万岁、避免误解) “广义信息获取”原则——信息解读 三、传感器的性能指标 式中y ━ 输出量,x ━ 输入量, a0━零点输出,a1 ━理论灵敏度, a2…an━非线性项系数。在标准工作状态下,利用一定等级的标准设备,对传感器进行往复循环测试,求各点平均植。所作曲线为校准曲线与理论拟合直线之间的偏差,称为〝非线性误差“或称〝线性度”,通常用相对误差表示 1、静态灵敏度 不考虑迟滞、蠕变等效应,其静态特性就可用下列多项式表达: 2、线性度 ⑴理论线性度 又称绝对线性度,表示传感器的实际输出校准曲线与理论直线之间的偏差程度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