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 本节课内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义及应用。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3、初创期:桑代克、巴普洛夫、苛勒实验与理论。
4、发展期:弗洛伊德与人格学说。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论。
5、成熟期:六种认知学习理论。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五种变量;2、教师:
①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教书”
②行为规范的示范者:“育人”
③心理辅导员:朋友
④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
⑤教育科研人员
;3、教学内容:不研究课程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安排等。
4、教学媒体:传统的(书本、板书)、现代的(多媒体、网络等)。
5、教学环境: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二、教育心理学的应用;(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理论意义
心理学:从教育过程这一侧面对一些心理规律进行探索。
教育学:对教学论、课程论和德育论的理论发展起作用。 ;2、教学实践意义
(1)提供学与教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成果,帮助教师指导和评价自己。
为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
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2)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帮助教师解决实际的课堂问题。
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
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研究;
(一)初创时期
(二)发展时期
(三)成熟时期
(四)完善时期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桑代克经典实验;做一做,比一比;参考答案;.学习的三大原理:;案例分析;东方:
1868年,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
“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877年,教育家、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出版了俄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
巴普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巴普洛夫(刺激--反映)经典性条件反应;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 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世说新语》;巴普洛夫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经典条件反射 ,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
;经典条件反射
特征;
条件反射分类
根据信号系统的性质来划分,条件反射又可分为第一信号系统的反射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反射。
两种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以具体事物为条件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
第二信号系统——以词语为条件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人所特有)。借助语词,摆脱了具体刺激物的局限性,可以更多的了解自己未曾经历和未认识的事物,形成心理活动的有意性和自觉性。
二者密切联系、协同活动。;巴普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意义;条件反射在广告中的运用;巴普洛夫(刺激---反应); ; ; 在的黑猩猩试验中,棒子问题要求黑猩猩将一根或几根棒子作为工具,用以够到笼外的香蕉。实验者观察发现,黑猩猩处于对香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问题情境中,在几次用短棒够取香蕉失败后,突然顿悟,将两根短棒连接起来,达到目的。也由此系列的实验苛勒发现完形—顿悟说,这也是格式塔心理学。
;学习的实质是在主题内部构造完形;(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与经济学家马克思、相对论的创始人爱因斯坦一同被誉为最有影响力的犹太伟大人物。弗洛伊德既是深入人类内心世界的“精神考古学家”,又是第一次发现人类性本能的“无意识世界的探险家”。
;马克思改变了人类对于社会的认识;人格学说——心理地形学;
1.意识:即显意识。表层的部分,人的心理状态的最高表现。意识是处于人的精神生活表层的、能够被人们自身察之的心理部分,是人处于清醒状态下的一种有目的的心理活动,它调节和控制着人的行为,但却不是行为及心理的根本动力。
; 早年从事神经学的研究,在接触患有歇斯底里病症病人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感情和欲望压抑成无意识被记忆后,会产生不愉快,痛苦,不安,罪恶感等意识行为的表现方式。
;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层面中存在一些早年时期所积淀的经验事件。这些经验事件之所以会被压抑进潜意识层面,是因为他们会使人产生痛苦、不愉快和忧愁,甚至痛苦到了不能有意识地记住他们的程度。但是,它们仍能作为人们现在行为的推动力量。当某一现实情境与潜意识之中的经验事件具有某种相关时,该现实情境就可能引发隐藏在潜意识中的痛苦事件,致使当事人在情绪上陷入恐惧、焦虑、痛苦、绝望的境地。因此,弗洛伊德认为一切心理疾病的根源都在于童年期发生的心灵创伤和冲突被压抑进潜意识。要解除当事人的心理疾病的唯一途径就是要设法使压抑在当事人潜意识之中的东西回到意识之中,以便使当事人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当事人一旦洞悉了问题的根源,就可能正视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酒店客户关系管理 》课件——项目四 酒店客户关系建立与维护.pptx VIP
- 监控报价清单表-监控报价模板.xlsx VIP
- 1.1 什么是美术作品 课件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pptx
- 《酒店客户关系管理 》课件——项目二 酒店客户关系管理主体.pptx VIP
- 船舶驾驶员实用英语口语.doc VIP
- 《酒店客户关系管理 》课件——项目一 酒店客户关系管理导论.pptx VIP
- 船舶驾驶员实用英语口语5.docx VIP
- 《酒店客户关系管理 》课件——项目八 酒店客户关系数字化运营.pptx VIP
- 食材配送应急预案处理流程及响应时间.docx VIP
- 保安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标 ).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