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503一学月试题
高201届高二(下)考试
阅读下文,完成—3题。
.下列关于“雁”的认识,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雁”不是单指某一种鸟类,它包括大雁、鸿雁、灰雁、豆雁、斑头雁等。
B.虽然人们长时间的驯化使鹅与雁产生了明显区别,但归根结底鹅还是由雁演变而来的。
C.雁是一种群居鸟类,喜欢结伴而行,一个雁阵由十几只雁组成。
D.雁的迁徙性强,一年两次迁飞,飞到南方越冬。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世界各地的鹅都是由不同的雁驯化而来的,我国的鹅都是由鸿雁驯化来的,欧洲鹅则主要是灰雁的后代。
B.鹅一般比雁个头大,体内脂肪含量更高,繁殖更快,而且大多是白色,额头上有肉瘤。
C.由于鹅是由雁驯化而来的,所以鹅比家鸡拥有更多的野性。
D.鹅的野性体现在很多鹅有相当的飞行能力,以及鹅有时显得英勇无畏,会对入侵者展开攻击。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早在公元5000年前,古埃及人就开始驯化雁,由此可见,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家禽。
B.因为鹅比狗更易饲喂,并且不为美食所诱,所以鹅比狗更适合做看家护院的保镖。
.雁排成人字和一字的雁阵,可以帮助体弱的幼雁省力飞行。
D.正是因为雁的群体特性,人们才猎杀大雁的。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
【注】①太祝奉礼:即太祝和奉礼郎,这是太常寺的两种官,主管祭祀,往往用功臣的子孙担任。②公孙布被之讥:公孙弘,汉武帝时为丞相,封平津侯。《汉书·公孙弘传》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同“俸”)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亦不敢服垢弊矫俗干名干:干预
B.公宜少从众 少:稍,略微
C.顾人之常情 顾:但是
D.当以训汝子孙 训:教诲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以俭立名”和“以侈自败”的一组是
A.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B.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
以约失之者鲜矣 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
C.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 D.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
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这是司马光写给儿子司马康的训诫文。本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列举了许多典型事例,对儿子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教诲。
B.第三段所举两例,证明了真正替子孙考虑长远是让他们形成节俭持家的优良家风的观点。
C.作者对奢靡的社会风气十分不满,但出于对寇莱公(寇准)的尊重,没有对他豪奢的生活作风予以非议。
D.司马光大力提倡俭朴,反对奢侈腐化,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也是很有现实的积极意义的。
.
①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
译文:
_________
②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
译文: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 该诗首联、颔联刻画出诗人怎样的形象?(分)
答:该诗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分)
答:
(1)《登岳阳楼》中杜甫用“ , 。”极力描写洞庭湖水的浩瀚壮阔,无边无际。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有两句道出了诗人蔑视权贵和追求自由的心声。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______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人性的爱抚 这是个不大的小镇。中午的街道寂寥无人。树叶都打着卷,暗淡而倦怠地耷拉着。偶尔有一阵风,也极微小极细弱,还未感觉到,就消逝在热气中了。 店铺的男人不禁有些困乏,趴在柜台上打起盹儿来。朦胧中,他被一阵声音惊醒。靠门的地方,一个年轻人正向里边探头探脑地张望着。他正要问些什么,年轻人突然又退了出去。他警惕地四下打量了一下自己的铺面,发现并无异样。他正要继续打盹,年轻人又探头进来。 “你要买点什么?”他不失时机地问。 “我,我……”年轻人有些慌乱,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他觉得事情有些蹊跷,就仔细打量起这个年轻人:除了满身的疲惫和蓬乱的头发外,穿戴还算整齐;最显眼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