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名校全攻略可编辑课件近代列强侵华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探索
* [理框架·抓要点] [关键信息] 1.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以军事、政治、经济等手段对中国进行 侵略,这些活动虽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也 是造成中国落后的根源。 2.面对外来侵略,爱国官兵、各阶层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 争,虽然大多数以失败告终,但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国侵 略,表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民族精神。 3.近代前期各阶层人民为“独立”、“富强”这一目标进行了 艰难的探索,“西学东渐”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明考点·知考情] 1.结合全球史观、现代史观的理念,考查对西方列强侵华 影响的分析理解能力。既要看到其主观的掠夺性,又要 看到其客观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其主导方面的影响是 阻碍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10周年,这将是一个重要的热点 问题。对于辛亥革命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辛亥革命对中国的 影响上,高考试题往往将辛亥革命在政治、经济、文化、 生活等方面的影响综合起来考查,要求认识辛亥革命在中 国近代史上里程碑地位的含义,比如,2010年江苏卷22题 考查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社会生活和思想的影响,综合 性很强。 3.从综合的角度看,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都是中 国近代的革命阶级,都对中国革命作出了贡献,高考试题 比较重视对三者革命性的比较,要求考生认识只有中国共 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 4.考查各阶级、阶层政治主张与实践的比较,中西政治民主 化内容的比较。 5.考查形式呈现多样化,但选取新材料,设置新情景以及体 现学科内综合将可能是今后命题的突出特点。 一、近代列强侵华 二、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 1.鸦片战争期间:禁烟运动,部分爱国官兵抗击侵略,三元 里人民抗英斗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人民同部分爱国清军抵抗英军; 清军在大沽抵抗英法联军。 3.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太平军与洋枪队抗争。 4.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丁汝昌、邓世昌、林永升等英勇杀敌。 5.1895年后,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义和团在廊坊、天津、北京等 地抗击侵略者,粉碎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7.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九江、汉口 人民收回英租界。 8.抗日战争期间:卢沟桥抗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等。 9.解放战争期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为争取国内和平 与民主而进行的斗争;经过三年的人民解放战争,最终 推翻了美蒋反动统治。 三、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探索 1.地主阶级 (1)鸦片战争时期,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 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但未付诸实践。 (2)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 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最终因没有改变封建统治而 失败。 (3)1901年,清政府为应对严重的国内危机实行“新政”, “新政”的内容有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和奖励实业等。 (4)1906年,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后来骗局暴露,清 政府陷入孤立境地。 2.农民阶级 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前期提出的《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后期的《资政新篇》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最终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而失败。 3.资产阶级 (1)19世纪60年代以后,早期维新派提出建立近代社会的 政治、经济、文化主张,但都没有付诸实践。 (2)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 ①背景: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 主义初步发展。 ②代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③主张:实行变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西方科技文化,走资本主义道路。 ④评价: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⑤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辛亥革命 ①背景: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 发展。 ②代表: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 ③主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④评价:推翻了清朝统治和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⑤启示:辛亥革命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4)新文化运动 ①背景:维新派和革命派都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北 洋军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1-2015全国1卷物理高考题分类整理.doc
- 2011-建规高规合订本(整合意见).ppt
- 2011.12干燥第三节.ppt
- 2011云霄县科目一货车试题.doc
- 2011.09.01 合资公司物流概念v1_ cn.ppt
- 2011.09.25第二章 人车路交通特性.ppt
- 2011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培训课件.ppt
- 2011保险学多媒体讲稿.ppt
- 2011 春 温 齿轮传动.ppt
- 2010沉积岩的调查内容.ppt
- 2012高考化学一轮复习5.4解题技能—元素推断题的思维模型和解答技巧 复习课件.ppt
- 2012高三生物二轮复习_第2部分_专题2_第1讲_细心审题——准答获取信息和综合运用能力题课件.ppt
- 2012高考文综湖南卷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doc
- 2012年全国优质课 云南 黄丽 常见的碱.ppt
- 2013,会计继续教育考.doc
- 2013-2014侵权法部分-4.ppt
- 2013-2014侵权法部分-3.ppt
- 2013-2014学年高二物理粤教版选修1-1同步课件:第4章 第1节 我们身边的家用电器 (27张ppt).ppt
- 2013 超声基础.ppt
- 2013-2014高中化学名师专题指导课件:第一讲 化学科学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