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银花质量控制、化学成分及药理学探究进展
金银花质量控制、化学成分及药理学探究进展
中国论文联盟编辑。 摘 要:对金银花的质量控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深入 研究 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及各类成分的药理活性、构效关系,对进一步的临床 应用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金银花药理作用多样,化学成分复杂,质量控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有机酸类;三萜皂类;药理研究 毕业论文
金银花即忍冬花,为中医常用药,具有清热解毒、凉风散热的功能。其名始见于《本草纲目》忍冬条下。忍冬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上品,主治寒热身肿。陶弘景曰:“处处有之,藤生凌冬不凋,故名忍冬。”李时珍谓:“忍冬在处有之,附树延蔓,黄微紫色,对节生叶。叶似薛荔而青,有毛。三四月开花,长寸许,一蒂两花二瓣,一大一小,如半边状,长蕊。花初开者,蕊瓣俱色白,经二三日,则色变黄,新旧项参,黄白相映,故呼金银花。”又谓:“茎叶及花,功用皆同。”在不同的 历史 时期,金银花的药用部位发生了很大变化。宋代以前独用茎叶,明代则茎、叶、花同等入药,此后强调以花为主,其茎叶成为同一植物的另外一种药物,即忍冬藤。忍冬藤具清热解毒、通经活络的作用。金银花植物来源复杂,在 中国 分布广泛。药典规定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japonica Thumb.、红腺忍冬L.hypoglauca Miq.、山银花L.confusa DC.或毛花柱忍冬L.dasystyla Rehd.的干燥花蕾或初开的花。经近代药理实验和临床应用证明,金银花对于多种病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和较好的 治疗 效果。对金银花化学成分的研究,有利于对其药理作用的深入认识和新的药效功能的开发。 毕业论文
1 质量控制研究 毕业论文
金银花的抗菌有效成分以绿原酸和异绿原酸为主,药典规定绿原酸的含量不得少于1.5 %。但金银花药材中绿原酸含量极不稳定,易受多种内外因素的 影响 而发生变化。据郑欣荣[1]报道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生物、生态因素的影响:A植物体内各器官在其不同发育阶段,体内化学成分含量也会发生变化。忍冬花中部从幼蕾到盛开5个不同发育阶段绿原酸含量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在不同时期采收到的花蕾中总绿原酸含量可相差50 %。第一茬花干蕾绿原酸含量最高,第四茬花次之,第二、三茬花较低。可以看出,药材合理采收,对提高药材产量和保证质量稳定具有重要意义。B生存环境对忍冬体内绿原酸动态积累同样有着重要影响。生长在阳坡的忍冬叶、花蕾、茎和叶花混品中的绿原酸含量均高于阴坡的同类样品。而不同产地的金银花由于生长环境的生态条件不同,其绿原酸的含量也不同。不同物种来源的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的差异则更加显著,含量最高和最低的物种间差异达十几倍。
(2)提取 方法 的影响:用传统工艺法如水煮法、乙醇回流法、渗漉法等对金银花中绿原酸进行提取,绿原酸得率都较低。而经纤维素酶提取工艺处理后,能显著提高金银花提取物得率和绿原酸得率。
(3)加工炮制方法的影响:不同加工炮制方法可直接影响金银花中绿原酸等成分的含量。如蒸晒品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含量比生晒品高,而黄酮和挥发油含量低于生晒品,阴干法含绿原酸最高,硫磺熏晒法次之,晒干法含量最低。烘制品与生品相比,钙、铁、镁离子煎出量增高,锌、钠离子煎出量降低;绿原酸、总糖、可溶性糖含量均随温度的增高和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炭品中绿原酸含量仅为生品的1/10,鞣质含量为生品的1/2。 论文代写
2 化学成分
金银花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其富含挥发油、黄酮类、有机酸、三萜皂苷类等。 论文代写
2.1 挥发油 毕业论文
挥发油是金银花的有效成分,通过气质联用分离出芳樟醇、双花醇、辛醇、棕榈酸、二氢香苇醇、十八碳二烯酸乙酯[2]、二十四碳酸甲酯[3]、棕榈酸乙酯、香芦醇、肉豆蔻酸 [4]、棕榈酸乙酯、1,1―联二环己烷[5]等成分。金银花的干花与鲜花成分差异较大。鲜花挥发油成分以芳香醇为主,含量高达14 %以上,其他成分多为低沸点不饱和萜烯类成分,而干花挥发油成分以棕榈酸为主,一般占挥发油的26 %以上,芳香醇含量仅在0.30 %以下。可能由于芳樟醇是低沸点化合物,在干燥加工过程中损失造成。 论文代写
2.2 黄酮类化合物
1949年中冲太七郎首先从金银花中分离出木犀草素[6],1961年他又分离出忍冬苷[7]。1995年高玉敏[8]首次从金银花中分离出4个黄酮类化合物,经鉴定为木犀草素-7-O-α-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β-D-半乳糖苷、皮素-3-O-β-D-葡萄糖苷、金丝桃苷。1996年黄丽瑛等[9]首次分离出Corybosin和5-基-3,4,7-三甲基黄酮。
2.3 有机酸类
绿原酸类化合物是金银花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绿原酸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