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变革时代·近畿地·特殊群体
变革时代·近畿地域·特殊群体
清初三朝直隶旗人群体浅探
张建
[摘要] 清朝入关后在直隶建立庄屯,不仅出于财政需要,也暗藏政治动机。直隶旗人群体构成
复杂,其中投充人口存在“一丁遮百户”的现象,使直隶的旗民界线极其模糊。由于旗制与地方行政
体制的不协调,从顺治到雍正的近百年内,始终在制度调整中震荡。雍正改革后,直隶旗人的构成较
之从前有了较大区别,管理制度也有调整,部分体现了“满洲之道”。
[关键词] 清朝;直隶;旗人
前言
清入关后,在近畿五百里内出现了独特的旗人群体。这一群体分散居住于各县庄屯,在
政治、经济、法律上占有优势地位,是研究清代乃至民国初期直隶地域史的学者难以回避的
题目1 。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是畿辅旗地而非旗人。尽管在21 世纪初,以韦庆
远先生为代表的部分学者已开始运用《庄头谱册》等档案史料,将研究重心由旗地和租佃关
系向旗人转移2 。但由于直隶旗人群体构成较为复杂,对该群体的研究仍嫌薄弱。在目前华
北地域社会史研究大热的背景下,显得很不协调。
笔者于 2007 年开始在常建华师的指导下,本着基层社会视角,以顺天、保定府属各县
方志和雍正朝的满、汉文朱批奏折为基本史料,对这一群体进行初步研究,并撰成《从方志
看清代直隶地区旗人社会之演进》一文。后于 2009 年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中心举办的国际
学术会议上得蒙定宜庄前辈点拨,收获颇多3 。之后,综合了两位先生的意见,继续深入研
究该课题。
以往对旗人的研究,基本上脱不开政治制度史的研究方法。但在欧立德(Mark C. Elliott )
利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解析史料,撰成《满洲之道:八旗与清代的民族认同》一书后,为
八旗研究打开了一条全新的途径4 。正是在该书的影响下,笔者试图解构清初直隶旗人的构
5
成,探讨在这个八旗组织中比较边缘化的部分里,“八旗认同”和“满洲认同”是否等同 ,
并试着从族群角度去判断与这一群体相关的政策变化原因。另外,笔者尊重书中对“汉化”
的观点,即用“汉化”(Sinicization)来形容满洲人的“涵化”(acculturation )是将文化的趋
1 已有近代史学者对民国直隶的旗地走向、晚清宪政改革对直隶旗人的影响予以关注,但对直隶旗人群体
的形成未作考述。参徐建平:《清末直隶八旗改制研究》,《满族研究》2006 年第 2 期,39-44 页;王立群:
《民国时期河北旗地的管理(1912-1934)》,河北大学2006 年硕士毕业论文;同氏:《民国时期河北旗地变
革研究》,首都师范大学 2009 年博士毕业论文。
2 韦庆远:《〈庄头家谱〉与清代对旗地的管理》,《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 年第 2 期,30-42 页。另,
目前学术界在运用家谱册等档案史料,研究内务府人丁方面最具权威性的著作有两部,其一是定宜庄、郭
松义、李中清、康文林著《辽东移民中的旗人社会历史文献、人口统计与田野调查》,但研究对象是盛京
内务府三旗。另一部是赖惠敏先生利用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内务府全宗,撰成《天潢贵胄:清皇族的阶层结
构与经济生活》,但着力点并不在直隶旗人群体。
3 关于此次会议概况,参常建华:《“断裂与延续:金元以来的华北社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民
俗研究》2009 年第 3 期,269-272 页。
4 本书汉译名不一,孙静女士译为《满洲之道:八旗与晚期中华帝国的族群认同》,孙卫国先生则译为《满
洲之道:八旗制度与清代的民族认同》,并指出“ethnic identity ”若译为“族群认同”不足以表达原文准确
含义,应译为“民族认同”。笔者认为“late imperial China ”应径译为清朝。另,欧立德先生并不只是将八
旗视为一种制度,故笔者赞同孙女士此处的翻译。综合权衡之后,笔者采用《满洲之道:八旗与清代的民
族认同》这个译名。参孙静:《欧立德著〈满洲之道:八旗与晚期中华帝国的族群认同〉》,《历史研究》2005
年第 2 期,188-189 页;孙卫国:《满洲之道与满族化的清史读欧立德教授的〈满洲之道:八旗制度与清
代的民族认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十二五中国城镇化略选择StrategicOptionsfor.ppt
- 十二五国家科技计经费管理改革培训.ppt
- 千耦其耘百尺竿_山西省考古研究所.pdf
-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美洲板口.ppt
- 半导体雷射模拟软体astip简介.ppt
- 半导体器件物理之导体接触.ppt
- 升腾桌面云方案绍 for roadshow.pptx
- 半群POn_r秩_腾文_游泰杰.pdf
- 华中科技大学 计方法课件第5章 线性方程-误差分析.pdf
- 华南农业大学校内购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doc
- 优质蜜瓜设施栽培技术规程及编制说明.pdf
- 2025年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应用项目申请报告:卫星图像处理与分析.docx
- 2025年装配式建筑在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政策建议研究报告.docx
- 智能制造与绿色发展驱动下的产业园厂房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docx
- 2025年单身经济下小型家电市场绿色消费趋势研究报告.docx
- 城市配送行业2025年数字化转型模式研究报告.docx
- TCCCMHPIE-植物提取物 白芍提取物.pdf
- 探究2025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数据治理中的数据治理与设备预测性维护.docx
- 2025年音频内容产业与音频内容营销的市场机遇报告.docx
- 七年级人教版政治上册复习提纲.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