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敬罗家塾位於新界埔大埔头村,百多年来一直为大埔邓氏
敬羅家塾位於新界大埔大埔頭村 ,百多年來一直為大埔鄧氏
宗族的家祠 ,曾作書室之用,現仍是族人聚會和舉行傳統節
日活動的地方 ,該建築物的建造年份已經無從稽考,據說是
清朝時由第十三代鄧氏族人玄雲公所建 ,以紀念他的第十代
兄人敬羅公 。敬羅家塾於一九九八年八月列為法定歷史建築
物 。
敬 羅 家 塾
敬 羅 家 塾
敬 羅 家 塾
對象: 中一
課題: 香港傳統農村生活 (初中歷史科課程)
教學重點︰一) 姓族(新界大埔頭鄧氏家族)
二) 祭祖(祠堂)
三) 鄉村生活及教育
大埔頭村之敬羅家塾
大埔頭村敬羅家塾
鄧氏源流
敬羅家塾位於新界大埔頭 ,由大
埔頭村鄧氏族人興建 ,而新界鄧族為
五大姓族之一 ,原籍江西省吉水縣白 營盤下村
沙村 ,而大埔頭鄧氏乃東莞鄧氏的一 大埔頭村
個分支 ,與錦田、龍躍頭、廈村、屏 敬羅家塾
山等鄧氏為同源 ,該村由錦田鄧族分
支而來 ,十三世紀時由元朗錦田遷居
至大埔 ,並在該區建立了一條圍村,
即水圍 ( 名老圍) 。二十世紀初,由
於興建九廣鐵路 ,該圍村便被分為水
圍及大埔頭村 。 大埔頭村敬羅家塾位置圖
敬羅家塾
敬羅家塾的創建年份已無從稽
考 ,據推測大概建於清朝末年 ,亦有
據說是清朝時由第十三代鄧氏族人玄
雲公所建 ,以紀念他的第十代兄人敬
羅公 。
大埔頭村原貌
大埔頭村
水圍與大埔頭兩村 ,源出一系,
同屬一鄉 。近年隨著工商業日益發
展 ,大埔頭村民已將居所改建為村屋
或加建丁屋 ,成為多層樓宇。而九廣
公鐵路的興建 ,亦促進了村內的經濟
發展 。
大埔頭村之敬羅家塾
「敬羅家塾」四個大字由名書法
建築
家鄧爾雅 (一八八四年至一九五四年)
所題 。而書室正廳 「流光堂」三字則 敬羅家塾採用了傳統三進兩院式
出自革命家胡漢民先生手筆 。 的結構 ,門前有兩個鼓台,鼓台上各
有兩支花崗岩支柱承托屋頂 ,屋頂有
幾何圖案裝飾及提有文字 ,屋內有精
美灰塑點綴 。正廳原為課室,左面設
有老師的休息室 。敬羅家塾曾於一九
三二年進行重修 ,入口改建為鐵閘
門 。敬羅家塾充份表現了傳統鄉村家
祠與書室的建築特色 。
「敬羅家塾」四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