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六章节抽样方法.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第六章节抽样方法

第六章 抽样方法 各种取样工具 随机抽样 分层抽样 选择抽样 顺序抽样 多重抽样 生态学研究中的取样工具 第一节 随机抽样 Random sampling 基本观点 抽样不受主观或其它因素的偏袒所影响,即总体内所有个体都有同等被抽出的机会。 下面这些抽样属于随机抽样吗? 一、随机抽样的步骤 抽样前对所有样方进行编号和定位。 确定需抽取的样方数。 在编好号的样方中随机抽取需要的样方数。 抽签法 随机数字法 对抽到的样方进行调查 二、 随机抽样参数的估计 平均数:平均每样方中的数量 调查总体的总数X 平均数的方差 平均数的标准误 平均数的置信限 种群总个体数的标准误为: 第二节 分层随机抽样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基本观点: 先将总体划分为不重叠的亚群,亚群的面积或形状大小可以不同。 总体中的个体数为各亚群中的个体数之和,即N=N1+N2+…+NL(L为亚群数)。 下列情况可考虑采用分层抽样 研究区个体的空间分布极不均一时。如图5-1。 研究区的环境异质性极高时。 分层抽样的优点 可适合于不同人员同时调查总体的不同部分。 可对各亚群分别进行平均数和置信区间的估计。 抽样时对不同亚群可区分对待。 可得到较精确的结果。 一、使用步骤 对研究区进行分层:按种群密度、地理区域等划分。 在每层区域内采用随机抽样进行个体数的调查。 计算每层区域的平均值和方差。 计算研究区种群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 总体平均数置信区间估计。 二、参数估计方法 平均数的计算 方差的计算 各层在总体中的权重值Wh。 Wh=Nh / N Nh:h层包含的样方数 N:研究区的总样方数 nh:h层的抽样数 对由路边、草地和林地所组成的研究区内车前草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经测定三种区域的大小分别为:路边由10个1m2的样方组成,草地由10个2m2的样方组成,林地由10个4m2的样方组成。则三种类型地的权重分别为: 三、各层中抽样数的分配方法 比例分配法Proportional allocation 最优分配法Optimal allocation 比例分配法 95%置信水平下需抽的总抽样数 按一定比例向每个层次亚群中分配抽样数。 比例可以是人为规定的比例,如每层中抽取10%的样方。 比例也可按权重值。 每个亚群中最少要抽2个以上样方。 最优分配法 考虑抽样成本,以最经济为依据。 抽样总成本C=c0+?chnh ch:在h层上抽一个样的开支 nh:h层上抽取的总样方数 总开支一定时,以最小标准误为原则来确定抽样数。 标准误一定时,以最小开支为原则来确定抽样数。 总开支一定时,总抽样数n: 标准误一定时,总抽样数n: 四、如何进行分层? 一般不宜超过6层 法(样方频率累积平方根法) 分层步骤 按一定标准对研究区进行级别划分,如水深、密度、湿度等; 统计在各级别区域内抽取的样方数(频次); 计算各级别区域样方频次的平方根并累积; 按下式计算各层的分界点的: 思考题 请说说哪些情形的生态学调查不需采用分层抽样方法? 第三节 选择抽样Adaptive sampling 在调查过程中,研究者有在已发现研究对象的区域周围进行取样的倾向。 这种倾向在聚集分布和个体数相当少的种群中表现更为突出。 选择性聚集抽样是选择抽样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的准确性一般比随机抽样高。 选择聚集抽样的步骤: (1)在研究区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方。 (2)在抽取的样方中选择含有研究个体的样方。 (3)在每个选择样方周围进行继续选样,形成多个网状样方组。 (4)继续选样直到选择的样方中不含有研究个体数为止。 (5)进行种群密度及置信区间的估计。 参数估计 平均数估计 方差估计 讨论题 哪些情形的种群调查不宜采用选择性聚集抽样方法? 第四节 顺序抽样(自学3min) Systematic sampling 问题: 简述该类抽样的基本操作步骤? 顺序抽样的优点? 顺序抽样的缺点? 常用的顺序抽样方法有哪些? 知识要点 该方法简单且易于操作,应用较普遍。 抽样时选好一定的间隔,等距离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计数样本内的个体数。 优点:简便,省时省工,样方在总体中分布均匀。 缺点:选取的样本代表性较差,不同分布的种群宜采用不同的顺序抽样方法。如果选择的方法不适合,得到的平均值可信度不高。 常用的顺序抽样方法有: 五点取样:适宜随机分布种群 对角线取样:适宜随机分布种群 棋盘式取样:随机和核心分布 平行跳跃式取样:核心分布 z字形取样:负二项分布 在统计上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方差估计方法 第五节 多重抽样 Multistage sampling 在同一个取样单位(如样方)中进行多次亚取样Subsample。 如,1000L水中浮游动物的数量,可随机抽取100个1ml水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