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就业的实证分析 - 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 .docVIP

中国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就业的实证分析 - 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 .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就业的实证分析 - 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

中国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就业的实证分析( 于立 (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 大连 116025) 内容提要:本文利用资本对劳动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指标对乡镇企业资本替代劳动的动机做出了解释,并运用产出(实际总产值)对劳动就业的吸纳弹性系数和资本对劳动就业的吸纳弹性系数两个指标对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就业能力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计算,得出了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就业能力呈现边际递减规律的结论,并简要分析了背后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加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就业能力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乡镇企业 劳动 就业 一、引言 建国以来由于人口政策的一度失误,导致我国人口长期过快增长。1952年我国总人口为57482万人,劳动力为20729万人; 到2001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27627万人,劳动力为73025人,分别增长了2.22倍、3.52倍,使我国劳动力大量过剩。其中农村劳动力由1952年的18243万人增长到2001年的49085.5万人,增长了2.69倍,占整个社会劳动力人数的67.2%,并且每年还以1000万人左右的速度绝对增长。根据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推算,即使保持目前农村劳动力人数不变,如果我国农村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人数的比例达到工业化国家重工业化前期平均40%的水平,也有1.98亿过剩劳动力;如果达到目前工业化国家平均20%的水平,则将产生3.44亿剩余劳动力。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长期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生活的难题。 1978年之前,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之上的集体土地所有制和户籍制度将中国经济分割成城市和农村两大相互独立、相互封闭的经济体系,形成了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经济体系中,农业(尤其是种植业)又占有绝对的地位,仅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1/3的农业不得不容纳占全国总人口4/5的农村人口。近三亿的农村劳动力拥挤在有限的耕地上,造成了农业自然资源的超重负荷;大量活劳动的强制性追加投入,导致种植业边际效益递减。农业虽然一直是农村中最大、最重要的产业,但开发弹性极弱,既不能容纳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也不可能为农民带来更多的收入。中国农民中间长期孕育着一种要求迅速地摆脱贫困、勤劳致富、缩小差别、消灭差别的愿望,农业内部已经产生了一种强大的推力,要求迅速地把大批滞留在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去。 1978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启动。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改革一方面使广大农民获得了根据各自经济利益和不同条件从事生产与经营的自主权利,解放了农民从事经济活动的人身自由,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和被长期压抑的进取精神与创造性。另一方面打破了多年来彼此隔绝、相互封闭的城市与乡村两大经济体系,使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基础上逐步在城乡之间开始互相流通,广大农民由此获得了更为广阔的经济活动空间,有可能更加广泛深入地参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过程,有可能越来越多地参与由于国民经济增长而带来的利益分配。此外,由于国民经济迅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造成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需求大于供给的市场空间、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僵化以及农村信贷资金、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流动逐步通畅,使得农民从事非农产业可以获得远远超过农业生产带来的收益。 在西方实现了工业化的国家中,传统的人口转移方式是涌入城市。从理论上讲,城市工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地、大量地吸纳传统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是一条顺乎自然、较为理想的人口转移途径。但是在我国,尽管在数十年间农业为城市工业的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城市的扩大与工业的发展却始终不能为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大中城市本身也已人满为患,为就业发愁。即使城市中的某些产业能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出路,却又为城乡隔绝的经济体制与严格的控制人口流动的措施这样一些农民难以逾越的障碍所阻挡。这种局面迫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只能在农村中寻找农业之外的新的出路。在上述背景下,乡镇企业才得以迅速崛起,承担起这个历史重任。 表1 1978—2001年中国乡镇企业发展情况简表 年份 各年实际价格指数 总产值(亿元) 实际总产值 (亿元) 固定资产原值(亿元) 实际固定资产原值(亿元) 职工人数(万人) 实际固定 资产原值/职工人数 全国农村劳动力(万人) 1978 1.000 493.07 493.07 229.58 229.58 2827 0.081 28455.6 1979 1.02 548.41 537.66 277.95 272.50 2909 0.094 29582.2 1980 1.081 656.90 607.68 326.32 301.87 3000 0.101 29808.4 1981 1.107 745.30 673.26 385.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