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淡江大学建筑系课程大纲9911)
(淡江大學建築系課程大綱9911)
科目名稱與代號:體驗建築(一)與(二) 授課老師:黃瑞茂、彭信蒼
㊣Experiencing Architecture:Towards a Critical Architectural Representation
開課班級:大學部一年級 (下) 選修、各一學分,共二學分,一起選、二小時
課程目標:
城市僅能夠由一種民族誌般的活動來認識,而不是靠書或地址來導引,而只能夠用走的、用看的,靠你的習慣和經驗,靠記憶中的印象(Barthes,1970/1982:33-37)
此課程主要的任務在於培養建築人的在影像的技術(攝影)與美學(表現)上的初步能力,是希望在建構自己的設計能力的初階過程中,提供一些機會,以自己身體為基地,在真實的環境經驗中藉由影像技術與空間體驗與影像的再現操作,以釐清在社會化過程中的個人空間經驗與認知的建構過程;並練習多種媒體的「再現」思考與基本的「設計論述」能力,讓「說」與「作」的自我辯證成為習慣,以迎接往後有關於建築學習中,主體經驗的開發。
攝影作為一種基本的影像入手工具,在美學上的表現正可以作為建築表現(Representation)的一種方式,其目的不外乎設計意念傳遞,以及設計成果保存與資訊傳播。但以攝影表現做為設計發展與評估的一種方式,卻是需要不斷的實踐與思考。影像建築企圖以視覺訓練的角度,來探討建築表現(Architectural Representation) 中視覺形式的作用與意義。其用意在於了解影像化之後的“建築”也可以是建築批評的一個重要手段。簡而言之,影像的創造也可以是表達概念的一個積極性的工具,而非只是消極性的傳遞媒介而已。是一種完全不同的表現與感受形式。
課程內容:
節次 日期 內 容 上 課 方 式 一 0222 序論:體驗、影像與空間敘述法(課程說明) 散步去! 二 0229 影像論述(一)影像與空間 演講 三 0307 攝影技術(一) 演講與操作 四 0314 作品討論(一) 習作討論 五 0321 空間體驗與敘述(一)貼近於山水的空間遊廊:淡水街巷 體驗討論 六 0328 影像論述(二)想像的建構與真實的模擬 演講 七 0404 放假 八 0411 作品討論(二) 習作討論 九 0418 攝影技術(二) 演講與操作 十 0425 期中考 十一 0502 空間體驗與敘述(二)一個新地點place與新的感覺的形成:捷運線上的消費空間種種 體驗討論 十二 0509 影像論述(三)空間經驗與環境認知;Mapping\Wayfinding 演講 十三 0516 作品討論(三) 習作討論 十四 0523 攝影技術(三) 演講與操作 十五 0530 作品討論(四) 習作討論 十六 0606 作品集製作 案例介紹與討論 十七 0613 作品討論(五) 回顧 十八 0620 期末考 交報告
授課方式
(一)攝影研習工作營:藉由密集的技術性的教學方式,給於初學者入門的訓練,時間計劃排在開學前,以二天的時間進行。
(二)演講:相關知識與概念的引介及文獻導讀。
(三)實地參觀:配合上課所討論之課題與案例,進行真實的環境體驗;並請自備 sketch book與筆記以便記錄體驗過程中所見到的種種(不只是拍照)。
(四)錄影帶:配合上課所討論之課題,提供相關案例之錄影帶。
(五)發現與討論:除了上課討論之外,由同學分選一項課題進行深入探討。
參考書
依據本課程大綱編訂「體驗建築讀本」;(包括重要的參考書籍)
成績考核方式
(一)出席討論:25﹪,出席與討論。
(二)作品一、二與三:45﹪。
(三)期中與末考:20﹪。
(四)作品集:10﹪。
※ 補充
攝影研習工作營:請選讀下列參考書。
蔣載榮,進階黑白攝影,(台北:雄師,1995)。
蔣載榮,高品質黑白攝影的技法,(台北:雄師,1996)。
蔣載榮,黑白攝影精技,(台北:雄師,1998)。
建築表現(Architectural Representation)練習方面:
(攝影技巧方面)
Gerry Kopelow, How to Photograph Buildings and Interiors, ‘Introduction,’ pp8-9,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3).
Jim Stone, A User’s Guide to The View Camera, (London: Longman, 1997).
John White, The Artist’s Handbook for Photographing Their Own Artwork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