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一2016学年高中历史 7.2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1.doc

2015一2016学年高中历史 7.2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1.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一2016学年高中历史 7.2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1

学案2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课程标准] 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一、“二一九法令” 1.背景 (1)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加剧了农奴制危机。废除农奴制势在必行。 (2)1857年亚历山大二世成立秘密委员会,研究改革的草案。 (3)1858年各省成立贵族委员会,制定改革草案。 (4)沙皇批准在报刊上公开讨论解放农奴的问题。 2.签署:1861年2月19日正式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3.内容 (1)政治上: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2)经济上:农奴可获得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向地主缴纳赎金后,才可归为私有。 (3)组织上:由旧有的村社管理。监督农民按时缴纳赎金和完成各种赋役。 4.实质:实际上是对农奴的掠夺。 [易混易错] 改革的焦点问题不是地主内部的斗争而是地主与农民之间的阶级斗争。 [教材互补]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农民为了赎地而背负了沉重的债务;他们摆脱了地主的奴役,却受到村社的束缚。(岳麓版) [重点精讲] 为什么说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经济上:改革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改革后,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 (2)政治上:沙皇专制政权逐步变成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 (3)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里程碑。 [重点精讲] 在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农奴在政治、经济、组织管理等方面有何变化? (1)政治上:废除农奴制,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2)经济上:农奴用高价赎得一块份地,但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 (3)组织上:通过建立村社,农民由个别地主支配转为受地方政权支配。 深化探究 材料一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 宁肯把手指砍掉。”——《苏联史》 思考 材料中亚历山大二世的矛盾心理是什么?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矛盾心理? 答案 给农民土地,但不彻底解放农民,防止农民暴动,维护农奴主的统治。这是由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被迫进行改革所决定的。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图一:俄国“二一九法令”颁布后,民众向沙皇欢呼的场面。 图二:俄国农民在庄园里听贵族宣读“二一九法令”,被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地感恩,吻自己主人的脚面。 思考 (1)图一中“民众向沙皇欢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人怀疑图片中“场面”的历史真实性,认为是作者故意美化统治者。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观点的历史依据。 (2)图二反映了农奴制改革的特点? 答案 (1)主要原因:“二一九法令”颁布后,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并可以赎买份地。历史依据:该法令颁布后,农民虽然不再受个别地主支配,但是仍受到由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农民赎买份地要缴纳高额赎金,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的一次残酷掠夺。 (2)它形象地反映出这次改革是由农奴主实施,而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恩赐”的特点。 材料三 1862年,一位对农奴制改革法令失望的人说:“皇上已经背叛了人们的希望,他给予人们的自由不是真实的,也不是人们所梦想的、所需要的……” 1876年一位封建地主说:“街上到处都是热烈的气氛……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他们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逝得无影无踪……” 1978年,一位历史学家这样评价道:“农民改革保护了封建主义的许多方面。毫无疑义,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 思考 (1)据前两段材料,概括两人对“二一九法令”的不同观点。 (2)你如何理解材料中“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对农民的诈骗”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 (1)材料一认为改革没有使农奴获得真正的自由。材料二认为改革使农民获得彻底解放。 (2)理解:农民为赎地背负了沉重的债务;虽摆脱了地主奴役,却遭受村社束缚。影响:激化了社会矛盾;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阻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二、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 1.政治上:1864年在省、县设立地方自治机构。1870年成立城市杜马(议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地主专权的局面。 2.司法上:效仿西欧司法制度,公开举行审判,建立陪审员和律师制度。 3.教育上:1864年颁布初级和中级教育条例。允许私人办学,大学拥有广泛的自治权。 4.财政上:创办国家银行,取消各部门独立的财权。建立财政监督制度和国家统一的税收制度。 5.军事上:1874年,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改善军法。是俄国军队现代化的开端。 6.评价 (1)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作用:是俄国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转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