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认识三-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资源平台.PPT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认识三-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资源平台.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认识三-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资源平台

水工建筑物 水工建筑物 现代节水灌溉技术 水工建筑物 水工建筑物 水工建筑物 水工建筑物 水工建筑物 水工建筑物 水工建筑物 水工建筑物 2015.03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认识 主 讲 人: 雷 成 霞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认识 一、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概念、发展现状与成效 1.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概念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是指通过多种方式,调控降雨径流在地表的再分配与赋存过程,将雨水资源存储在指定的空间,进而采取一定的方式与方法,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率与利用效率的一种综合技术。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雨水集蓄技术;其二是集蓄雨水的高效利用技术。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认识 一、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概念、发展现状与成效 1.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概念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实质是如何实现两个调控: 一是如何调控降雨在地表的产流过程,控制地表径流量; 二是调控地表径流的汇流过程,控制地表径流的汇流方式与汇流过程,并将地表径流按照指定用途存储在一定的空间。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认识 一、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概念、发展现状与成效 2.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对雨水集蓄利用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大致经历了试验研究、试点示范、推广应用三个阶段。 我们国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活饮水、集流节灌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问题上,同时对集蓄雨水补灌地下水及城市集流等问题也展开了研究。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认识 一、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概念、发展现状与成效 2.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发展现状 目前,雨水集蓄利用已不单单是一项普通的微型水利工程,而成为干旱缺水地区人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单产,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主要手段。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认识 一、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概念、发展现状与成效 2.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发展现状 国际雨水集流系统协会(International Rainwater Catchment System Association, IRCSA)和我国2001年颁布的《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把雨水集蓄利用(Rainwater Harvesting )定义为: 采取工程措施对降水进行收集、储存和调节利用的微型水利工程。也就是说它有专门的收集雨水设施设备,有专门的储存雨水工程或设施,有专门的高效利用方式。与传统技术相比,此工程措施对雨水收集效率和调控能力会更高,可以说雨水集蓄利用是人们利用雨水的较高阶段。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认识 一、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概念、发展现状与成效 3.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成效 到目前为止,我国甘肃、宁夏、四川、贵州等10省(自治区)到1998年底共投入各类资金近40亿元,修建各类水窖、水池近400万个,蓄水能力超过9亿 m3,发展灌溉面积113.33万hm2,其中节水灌溉面积近53.33万hm2,解决了约1800万人的饮水困难和1350万人的温饱问题。 在未来5~10年内,国家计划再新修集雨水窖500万~900万眼,集流面积200~600km2,需要新增集雨节灌面积约400万~666.67万km2。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认识 二、雨水集蓄利用系统的组成 雨水集蓄利用系统一般由集雨系统、蓄水系统、输水系统和灌溉系统四部分组成。 雨水积蓄 利用工程 集雨 系统 蓄水 系统 输水 系统 灌溉 系统 降雨 系统 天然 集雨场 人工 集雨场 集雨场 确定 水窖 旱井 窑窖 蓄水池 路面 荒坡 屋面 场院 沟壕 混凝土 路面 混合土 塑料 薄膜 其他 防渗集流 材料 田间 节水 系统 坐水种 注射灌 膜上 下灌 滴喷灌 覆膜 保墒 抗旱剂 农艺 保墒 作物 结构 调整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认识 二、雨水集蓄利用系统的组成 1. 集雨系统 集雨系统是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水源部分,其功能是为整个系统提供满足供水要求的雨水量,因而必须具有一定的集流面面积和集流效率。 集流面的建设是集雨系统的主体之一,雨水集流面可分为天然坡面、现有人工建筑物的弱透水表面以及修建专用集流面等三种类型。 为了降低造价,应优先采用现有建筑物的弱透水表面作为集流面。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认识 二、雨水集蓄利用系统的组成 2. 输水系统 输水系统是指输水沟(渠)和截流沟。其作用是将集雨场上的来水汇集起来,引入沉沙池,而后流入蓄水系统。 对于因地形条件限制离蓄水设施较远的集雨场,应规划建成定型的土渠,可建成U形或矩形的素混凝土渠。 利用公路、道路作为集流场且具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