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艺术史 概述.ppt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陶瓷艺术史 概述

中国陶瓷艺术史 参考书目 陈德富.中国古陶瓷鉴定基础[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3 陈文平.中国古陶瓷鉴赏[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7 张福康.中国古陶瓷的科学[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9 上篇 中国各时期陶瓷特征 下篇 中国古陶瓷鉴定基本知识 上篇 中国各时期陶瓷特征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陶器 第三章 夏商周春秋的陶瓷 第四章 战国秦汉的陶瓷 第五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陶瓷 第六章 隋、唐、五代陶瓷 第七章 宋、辽、金、西夏陶瓷 第八章 元代陶瓷 第九章 明清瓷器 下篇 中国古陶瓷鉴定基本知识 第一章 鉴定内容及常用鉴定术语 第二章 造型的鉴定 第三章 胎釉的鉴定 第四章 纹饰的鉴定 第五章 工艺的鉴定 第六章 款识的鉴定 第一章 绪 论 一、陶瓷的概念与分类 二、中国陶瓷发展概况 三、中国陶瓷对世界的影响 四、陶瓷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五、名陶瓷的概念 一、陶瓷的概念与分类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古国,特别是瓷器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 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美的艺术品,汇成了内涵丰富的陶瓷文化,并成为中国的国粹,永远值得后人敬佩和引以自豪。 ※ 陶瓷制品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是现代 工业的一大支柱; ※ 陶瓷是文化的结晶,是艺术的精华; ※ 陶瓷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 ※ 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世界物质文明作出的又一重大贡献。 考证: 我国陶器的烧制已有近万年的历史. 而瓷器的出现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 (一)陶瓷的概念 1、陶瓷传统的定义 陶瓷是陶器、瓷器的通称。 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成型、煅烧等工艺过程得到的制品。 特点; 外型坚硬、耐水、致密、可人为造型; 在工艺上是经过锻烧而成的工艺岩石。 2、 广义陶瓷的定义 以传统陶瓷生产工艺方法生产的制品统称为陶瓷。 如:高温涂层材料、导电材料、钠灯管材料、高温结构材料。 (二) 陶瓷的分类 1、陶 器 坯体烧结程度差,表面无光泽,胎体不透光,机械强度低,敲击声沉浊、断面粗糙、吸水率高,例如;陶盆、缸、罐、美术陶瓷其吸水率小于15%。 2、瓷器 吸水率小于1%、透光性好、坯体玻化或部分玻化、断面细腻、敲击时声清脆、制作精细; 二、中国陶瓷发展概况 瓷器的发明和发展经历了从陶器到瓷器、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 (一) 陶的起源 据考古出土的陶器为证: 1、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器(1973年发现)距今有7000年; 2、河北武安磁山出土陶器(1978年发现)距今有7500年 3、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出土的陶器距今有8500年; 4、江西万年大源仙人洞出土陶器更为古老,应将其再提前2000年; 显而易见,我国陶器产业应起源于1万年以前。 特征:红褐色居多、手工成型、坯体壁厚、造型不均、表面粗糙。 (二)由陶演变为瓷的发展过程 1、彩陶的出现 仰韶文化 : 最为著名的是距今6000~7000年前,在河南渑池仰韶村的彩陶,陶器表面有几何图案、造型简朴、厚薄均匀; 2、 在陕西、山西、河北发现了其表面绘有精美图案并带文字的彩陶。 3、釉陶的产生 距今约3000年的商代中期, 在原有陶器表面施釉,使之可防水、防腐、提高强度。 此举成为陶瓷发展史上陶→瓷的第一次飞跃。 4、瓷器的发明 东汉晚期(距今1800年),开始出现了瓷器。 从釉陶→瓷器是陶瓷发展史上第二次飞跃,这一变化具备了三个重大突破和三个重要阶段。 三个重大突破: 1)坯、釉原料选择较前更精细; 2)釉层加厚; 3)烧成温度提高 三个重要阶段: 陶器→釉陶→瓷器 三、中国陶瓷对世界的影响 早在唐代,陶瓷经由“丝绸之路”运往中亚西亚; 通过海路输入巴基斯坦、埃及等南海沿岸一些国家。 入宋后,葡萄牙人已成为贸易主力,将中国瓷器借海路大量运往欧洲;当时出口的数量每年有几十万件之多。 四、陶瓷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日常生活中:陶瓷不仅是人们不可缺少的日用品,而且又是制造美术瓷、陈设陶瓷的最耐久最富于装饰性的材料。其装饰效果是其它材料无法替代的。 建筑工业中:砖、瓦、管道、卫生洁具等其在储多方面需求量非常大。 现代工业中,陶瓷又在国防工业和尖端科学技术领域(如航空、航天、半导体、高温材料、新元件)中广泛使用。 五、名陶瓷的概念 “名陶瓷”一词是泛指的概念,可包括为: 1、名窑烧制的精品; 2 瓷质优良、结构细腻、光泽如玉的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