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年级上册《集合》课后交流李海军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集合》课后交流 2014.10 泊头教体局研训中心一室 李海军 课题的确定 教材分析 设计思路及理念 课后反思 1、活动时间与承办活动单位的教学进度 2、“数学广角”的作用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中增设的一个内容,修订之后的2011年版教材继续安排这样的内容,但内容及顺序均有所调整。 “数学广角”试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作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简单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以解决学生容易接受的生活实际问题的形式,通过实验、观察、操作、推理等数学活动进行渗透,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课题的确定 课题的确定 3、“数学广角”教学中的误区 (1)教学目标定位失当:将“数学广角”纳入“综合与实践”领域,当做“综合实践课”来上。 (2)数学思考把握不准: ——目标过高,当作奥数来上,过于关注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思想渗透不够。(培养精英与面向全体) ——目标过低,追求解决问题的结果,只停留在直观实验操作层面上,忽视了从直观上升为抽象的过程,数学思考不够,更缺少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3)活动过程徒具形式:以美丽的课件来代替活动过程,学生的数学思考没有真实活动体验的支撑 (4)教材处理过于简单:套搬教材简单化的编排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建立在看数学、听数学、说数学等间接性经验基础上,忽略了为学生提供亲自探索实践的机会,未能让学生自己去做数学、猜数学、找数学,导致学生对数学触摸得不深、不透 (5)过度追求生活原型:过度追求生活化,导致“数学味”淡化,本末倒置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2)合理开发、整合教学内容 (3)通过活动体验、感悟思想: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4)培养学生的主动应用意识 (5)数学广角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不是简单的“告诉”! ——不必刻意拔高教学要求。 ——力求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融会贯通,抓住知识的联系点,体现“大教材观”。 ——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 课题的确定 4、“数学广角”教学建议 数学广角的教学,不仅仅是“问题解决”的教学——我们需要解决具体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体现出的思维方法——能够推广到更多问题和一般领域的思维方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5、“数学广角”内容的重新编排 课题的确定 学段 册数 实验教材 修订教材 单元 内容 单元 内容 第一 学段 一上 五 分类 一下 八 找规律 二上 八 简单的排列组合,逻辑推理 八 排列组合(一) 二下 九 找规律 九 逻辑推理 三上 九 排列组合 九 集合 三下 九 重叠问题,等量代换 八 排列组合(二) 第二 学段 四上 七 烙饼问题,排队论,田忌赛马 八 优化 四下 八 植树问题 九 鸡兔同笼 五上 七 数字编码 七 植树问题 五下 七 找次品 八 找次品 六上 七 鸡兔同笼 八 数与形 六下 五 抽屉原理 五 鸽巢问题 教材分析: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甚至可以说集合是数学的基础。学生从一年级学习数学时,就开始接触集合的思想方法了。例如,学习数数时,利用维恩图表示集合的方法,把1面国旗、2个单杠、3个石凳等分别用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直观、形象地表示数学的概念;在比较多少时,通过两组数量相等的实物建立一一对应理解“同样多”的概念,初步体会了集合元素之间建立的一一对应。又如,学生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对集合理论的基础——分类的思想和方法非常熟悉了。而且,在今后的学习中经常要用维恩图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如按角的类型对三角形分类后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各种四边形之间的关系等。因此,本套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安排了教学集合思想的单元,介绍维恩图表示集合及其运算的方法,让学生体会集合概念及集合的运算(并集、交集),学习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思考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单元安排了一个例题,借助学生熟悉的素材——计算参加跳绳和毽比赛的人数,介绍如何用维恩图表示出参加两项比赛的人数,同时启发思考怎样列式解决问题,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和方法。 教材编写意图 (1)例1 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求两个集合的并集的元素个数),让学生体会集合概念的含义及集合的运算,学习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用统计表的形式给出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3)呈现学生小组讨论如何解决问题的场景,提示教师要让学生自主探索,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随即,呈现了一一列举出参加两项比赛的学生姓名(两个集合的元素),再把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