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教育思想及教育实践.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文摘要 范仲淹是北宋名臣,他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均有卓越建树。作为杰 出的政治改革家,他从担任地方官员的时候起,就对“一方舒惨,百姓休戚,实 系其人”。的道理有着深刻领悟。他爱民如子,勤政为民;立命朝堂,直言敢谏, “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具有刚正不阿的秉性;虽三次遭贬,仍不改其 忧国优民之心,“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主持庆历 新政时,不怕打击,坚持斗争,整肃吏治。“以天下为己任,裁削俸滥,考覆官吏, 日夜谋虑兴致太平。”。在其从政近四十年的时间里,他知人善任,荐举和培养了 大批人才,“士多出其门下”,@其中的胡瑗、孙复、狄青、富弼、种世衡等,后来 成为北宋王朝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杰出人物。范仲淹文武全才,在宋 夏纷争,宋处劣势的危急关头,他临危受命,经略陕西,在军事、外交活动中, 充分显示了过人的胆识,成熟的智慧,高超的指挥艺术和奁不顾身的精神。他领 导沿边军民同仇敌忾,齐心协力抗御西夏侵扰的斗争。他一方面荐拔将才,采用 正确的战略战术,力挽狂澜;一方面着力于民心的教化收服,“大兴营田,且听民 得互市,以通有无”;。体恤百姓,免除了“民远输劳苦”;o他“以诏书犒赏诸羌”, “阅其人马,立为条约”,@优抚教化少数民族的民众。他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扭 转了北宋王朝与西夏交战以来的不利局势,为大宋江山社稷的稳固建立了不朽的 功勋。 范仲淹还是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他诗、词、赋兼擅,文风清新流畅, ①【宋】范仲淹著;李隽先,王蓉贵校点;《范仲淹全集·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上《答手诏条陈十事》 成都:州儿l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31页。版本下同,不另注明。 ②【兀】脱脱等攘:《来史》卷三百一十婀。列传第七十三《范仲淹》, 北京:中毕书局,1977年版。第1026S页。版本下同,不另注明。 ③《范仲淹牟集·范文正公文集》卷八《岳阳楼记》,第195页。 ④《来史》卷三百一十四,列传第七十三《范仲淹扎第10275页。 ⑤《宋史》卷三百一十四,列传第七十三《范仲淹》,第10276页。 @《,束史》卷三百一十髓,列传第七十三《范仲淹》,笫10270页。 ⑦《宋史》卷三百一十四,列传第七十三《范仲淹》第10270页。 ⑧‘采史》卷三百一十朗,列传第七十三《范仲淹》,第10271页。 立意高远。他的《岳阳楼记》便是家喻户晓的名篇,“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锄既是他立身从政的真实写照,又是激励壮士情怀的千古箴言。此外, 他喜欢把军旅生活、边塞情景、社会生活、个人情怀融入诗文中,情景交融,寓 情于景。如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 无留意。……”圆他所写的边塞诗词。一扫花问派柔靡无骨的词风,成为苏轼、辛 弃疾豪放派诗词的先导。慷慨悲凉的词句,表现了他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 情怀。 范仲淹深谙“学校,王政之本”。的道理。他认为“致治天下,必先崇学校”。 ∞学校教育,事关重大,“王者得贤杰而天下治,失贤杰而天下乱。”@正是由于他 对教育的认识高瞻远嘱.他在全国各地兴学办校,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这一根 本做起,普及基础教育,移风易俗,培养了大批人才。在他的领导与推动下,天 下各州县踊跃兴学,据《宋会要辑稿·崇儒二》记载:“州郡不置学者鲜矣!”西北 宋兴学之风达到高潮。他兴建义庄、义学,“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⑦旨在救助 教导宗族成员。在他的倡导和影响下,各地义庄、义学纷纷兴建,这对宋及以后 的元、明、清各朝代的宗族教育影响深远。他的家庭教育也极为成功,四个儿子 在他言传身教的教育培养下,无论为官治学,都卓然有成。他所领导的庆历新政 改革贡举考试制度,提出“进士先策论而后诗赋”,“诸科墨义之外,更通经旨”@ 的改革主张,从一定程度上革除了“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而不能 选拔经世致用优秀人才的弊端。学术思想方面,中国自汉代儒学独尊以来,至唐 代儒、释、道三教并举,儒学受到了佛老之学的较大冲击,至宋援释、道入儒, 为儒学的发展注入新的元素,形成新的学术思想——理学。在推动儒学发展演变 ①《范伸淹聿=集·范文正公文集》卷八《岳阡I楼记》,第195页。 ②《范仲淹争集·范文正公集补编》之《酒家傲·秋思》,第734页。 @【朱】欧阳修著:《欧阳文忠公集》卷三十九《吉州学记》, 一I:海:商务印书馆,1919年版,第11页。版本下同,不另注明。 ④《范仲淹争集·范文正公文集》卷十九《代人奏乞王洙充南京讲书状》,第429页。 ⑤《范仲淹夸集·范文jF公文蔓》卷七《选任贤能论》,第153页。

知传链电子书

文档评论(0)

xjphm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