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松江初三物理试题初三物理
松江区20学年第学期(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家庭照明的电压是
A 380 伏 B 220伏 C 24伏 D 1.5伏
2.下列器材或装置中利用连通器原理进行工作的是
A 吸尘器 B 密度计 C 医用注射器 D 船闸
3.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压力的形变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的是
A 相同形状的实心铜块和铁块放在同一海绵上,铜块产生的效果显著
B 同一个人站在水泥地上和沙坑中,在沙坑中会留下较深的脚印
C 同一块砖平放和竖放在沙面上,竖放时陷入沙中的程度较显著
D 行驶在同一泥地上的载重汽车,满载时在泥上的留下的痕迹深
4.浸没在水中质量相等的铝球和铜球(已知ρ铝<ρ铜),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为
A铜球大B 铝球大 C 大小相等 D 无法确定
5.下列事例中,研究方法运用控制变量法的是
A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B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C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D 马德堡半球实验
6.将电阻R1、R2联后接在电源两端,R1、R2为。如图所示,闭合电键S,电流表A与A1的示数之比
A 3︰8B 8︰3C 8︰5D 5︰
7.′甲、m′乙,则
A m′甲<m′乙 B m′甲>m′乙 C m′甲=m′乙 D 无法比较
8.在图3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
A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CD 电压表V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A示数变化量的比值一定变大
二.填空题(26分)
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9. 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 (1) () ().8×103千克/米3,一圆柱形容器最多可盛质量为2千克的水,它一定
(7) (选填“能”或“不能”)盛下质量为2千克的酒精。若在该容器中盛满酒精,将一铝球浸没在酒精中,在铝球下沉过程中,铝球受到酒精对它的压强的大小将
(8) ,铝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将 (9)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库,那么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安电阻为欧此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为伏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伏时,该导体电阻为欧。密度ρ甲ρ乙p甲p乙甲乙甲乙.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电键S闭合后,三个电表中示数电表是 表S断开时,若电阻R1、R2中一个出现了故障,则电压表V的示数 (20) 为零 (21) 为零(均选填“一定”或“可能”)。
16.
A.将氢气球放手后,它会飘向空中
B.大风吹过,未插住插销的窗户向外推开
C.直升飞机能够停在空中一定高度处
D.地铁站台上,人必须在警戒线外候车
三、作图题(共8分)
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题必须使用2B铅笔。
17.如图8所示,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3牛,请用力的图示法作出这个压力F。
18.重为4牛的小球静止在水中,在图9中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小球受到的浮力F浮。
19.在图10所示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当电键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四、计算题(共22分)
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20.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键SP移至某处时,电路中两个电表的指针恰好指在相同的位置上,如图11(b)所示。
求
21.如图12所示,质量为0.2千克、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中盛有0.2米求容器中的质量。22.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
求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
。。
23.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 与2与3(或4与5与6或7与8与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3)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4) 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液体中时,液体密度越大,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 (15) 。
(b)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徐州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doc
- 张家港市梁丰初中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doc
- 归园田居其一完整授课版.ppt
- 徐州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 徐州三模高三语文答案.ppt
- 徐州市年第二批实习律师面试题库回答要点.doc
- 徐州市3高二上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必修.doc
- 徐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语文含答案.doc
- 徐州市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doc
- 徐州市年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doc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