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生物化学核酸化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生物化学核酸化学

4.1 概述 1.核酸(nucleic acid)的发现 1869年,F. Miescher从细胞核中分离出核素。 A.Kossel发现核素是蛋白质和核酸的复合物,并分析出核酸的组成及各组成成分的比例。 核酸分为: 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 —主要集中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DNA; 核糖核酸( ribonucleic acid,RNA) —90%分布在细胞质中,10%存在于细胞核中。 1928: Griffith 1928年,英國軍醫Frederick Griffith (1881~1941) 以老鼠實驗發現,將活的良性肺炎雙球菌與死的惡性肺炎雙球菌混合,可以引起轉型,得到活的惡性菌,使老鼠死亡。 Oswald Avery (1877-1955) Microbiologist Avery led the team that showed that DNA is the unit of inheritance. One Nobel laureate has called the discovery the historical platform of modern DNA research, and his work inspired Watson and Crick to seek DNAs structure. 4.2 核苷酸(nucleotide) 4.2.1 核苷酸的结构 1. 戊糖 2. 碱基(base) 包括嘧啶碱和嘌呤碱两类 3. 核苷(nucleoside) 戊糖和碱基缩合而成的糖苷称为核苷。 稀有核苷(修饰核苷) 4. 核苷酸(nucleotide) 核苷中戊糖的羟基磷酸酯化就形成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2`-、3`-和5`-核苷酸 脱氧核糖核苷酸:3`-和5`-脱氧核苷酸 4.2.2 核苷酸的性质 1.一般物理性质 无色粉末或结晶; 易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 酸性溶液中不稳定,中性和碱性溶液中很稳定; 具有旋光性 3. 紫外吸收 在240~290nm有吸收,最大值在260nm附近。 4.2.3 核苷酸的重要衍生物 1. 5`-二磷酸核苷酸和5`-三磷酸核苷酸 核苷三磷酸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能量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辅酶类核苷酸 4.3 核酸的结构 4.3.1 DNA的结构 1. DNA的碱基组成 四种主要的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 规律: Chargaff 当量规则:A=T;G=C; 1949年Chargaff发现A与T及C与G配对现象。 Erwin Chargaff (1905-2002) Chargaff discovered the pairing rules of DNA letters, noticing that A matches to T and C to G. DNA双螺旋结构的要点 (1)DNA分子由两条DNA单链组成。两条链沿着同一根轴平行盘绕,形成右手双螺旋结构。螺旋中的两条链方向相反,即其中一条链的方向为5′→3′,而另一条链的方向为3′→5′。 DNA双螺旋结构的要点 (2)嘌呤碱和嘧啶碱基位于螺旋的内侧,磷酸和脱氧核糖基位于螺旋外侧。碱基环平面与螺旋轴垂直,糖基环平面与碱基环平面成90°角。 DNA双螺旋结构的要点 (3)螺旋横截面的直径约为2 nm,每条链相邻两个碱基平面之间的距离为3.4 nm,每10个核苷酸形成一个螺旋,其螺矩(即螺旋旋转一圈)高度为34 nm。 DNA双螺旋结构的要点 (4)两条DNA链通过氢键相互结合形成双螺旋。碱基的相互结合具有严格的配对规律,即A与T结合,G与C结合,这种配对关系,称为碱基互补。A和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G与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 在DNA分子中,嘌呤碱基的总数与嘧啶碱基的总数相等。 DNA双螺旋的稳定性 DNA双螺旋结构在生理条件下是很稳定的。 维持这种稳定性的因素包括: 氢键:两条DNA链之间可形成大量的氢键; 碱基堆积力:碱基上的芳香环具有疏水性质,碱基的堆积使碱基之间发生缔合形成了碱基堆积力,芳香族碱基的堆积,在DNA分子内部形成了一个疏水核心,消除了介质中水分子对碱基之间氢键的影响,有助于氢键的形成。 离子键:是磷酸残基上的负电荷与介质中的阳离子(如Na+、K+和Mg2+)形成的键。从而降低了DNA链之间因负电荷而产生的的排斥力,增加了DNA分子的稳定性。 改变介质条件和环境温度,将影响双螺旋的稳定性。 DNA双螺旋的种类 Watson-Crick的DNA双螺旋结构是DNA钠盐在相对湿度为92%时的一种状态。 M.Wilkins等将DNA的二级结构分为A、B、C三种不同类型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