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3章-电波传播
第13章 电波传播
13.1 引言
13.2 自由空间电波传播
13.3 地面波传播
13.4 天波传播
13.5 视距传播
13.1 引
言
13.1.1
人类正在观测研究和利用的电磁波,其频率低至千分之
30
几赫兹(地磁脉动) ,高达10 赫兹量级(宇宙射线) ,相应的波
长从1011(m)缩至10-20(m) 以下。按序排列的频率分布称为波
谱(或频谱) ,在整个电磁波谱中,无线电波频段(radio-
frequency band) 的划分见表13-1-1
表13-1-1 无线电波频段的划分
从电波传播特性出发,并考虑到系统技术问题,频段的
超低频:典型应用为地质结构探测,电离层与磁层研究,
对潜通信,地震电磁辐射前兆检测。超低频由于波长太长,
所以辐射系统庞大且效率低,人造系统难于建立,主要由太
阳风与磁层相互作用、雷电及地震活动所激发。近年来在此
频段高端已有人造发射系统用于对潜艇发射简单指令和地震
活动中深地层特性变化的检测。
极低频:典型应用为对潜通信、地下通信、极稳定的全
球通信、地下遥感、电离层与磁层的研究。由于频率低,因
而信息容量小,信息速率低(约为1 bit/s)。该频段中,垂直
甚低频:Omega(美) 、α(俄)超远程及水下相位差导航系
统,全球电报通信及对潜指挥通信,时间频率标准传递,地
质探测。该波段难于实现电尺寸高的垂直极化天线和定向天
线,传输数据率低,雷电干扰也比较强。
低频:Loran-C(美)及我国长河二号远程脉冲相位差导
航系统,时间频率标准传递,远程通信广播。该频段不易实
中频:广播、通信、导航(机场着陆系统) 。采用多元天
高频:远距离通信广播,超视距天波及地波雷达,超视
距地-
米波:语音广播,移动(包括卫星移动)通信,接力(约为
50 km跳距)通信,航空导航信标。
容易实现具有较高增益系数的天线系统。
分米波:电视广播,飞机导航、着陆,警戒雷达,卫星
厘米波:多路语音与电视信道,雷达,卫星遥感,固定
毫米波:短路径通信,雷达,卫星遥感。此波段及以上
亚毫米波:短路径通信。
13.1.2
电波传播特性同时取决于媒质结构特性和电波特征参量。
对于一定频率和极化的电波与特定媒质条件相匹配,将具有
某种占优势的传播方式。常用的电波传播方式分为以下几种:
(1) 地面波传播。如图13-1-1所示,电波沿着地球表面
传播的方式为地面波传播。此种方式要求天线的最大辐射方
向沿着地面,采用垂直极化,工作的频率多位于超长波、长
波、中波和短波波段,地面对电波的传播有着强烈的影响。
这种传播方式的优点是传播的信号质量好,但是频率越高,
(2) 天波传播。如图13-1-2所示,发射天线向高空辐射
的电波在电离层内经过连续折射而返回地面到达接收点的传
播方式称为天波传播。尽管中波、短波都可以采用这种传播
方式,但是仍然以短波为主。它的优点是能以较小的功率进
行可达数千千米的远距离传播。天波传播的规律与电离层密
切相关,由于电离层具有随机变化的特点,因此天波信号的
图13-1-1 地面波传播
图13-1-2 天波传播
(3) 视距传播。如图13-1-3所示,电波依靠发射天线与
接收天线的直视的传播方式称为视距传播。它可以分为地-
地视距传播和地-空视距传播。视距传播的工作频段为超短
波及微波波段。此种工作方式要求天线具有强方向性并且有
足够高的架设高度。信号在传播中所受到的主要影响是视距
传播中的直射波和地面反射波之间的干涉。在几千兆赫和更
高的频率上,还必须考虑雨和大气成分的衰减及散射作用。
在较高的频率上,山、建筑物和树木等对电磁波的散射和绕
射作用变得更加显著。
图13-1-3 视距传播
(4) 散射传播。除了上述三种基本的传播方式外,还有
散射传播。如图13-1-4所示,散射传播是利用低空对流层、
高空电离层下缘的不均匀的“介质团”对电波的散射特性以
达到传播目的。散射传播的距离可以远远超过地-地视距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