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蒲松龄诗歌中的灾害描写.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蒲松龄诗歌中的灾害描写.pdf

·聊斋诗词专题研究· 文章编号:1002.3712(2014)03.0084—08 论蒲松龄诗歌中的灾害描写 王立赵伟龙 (大连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辽宁大连116622) 摘要:蒲松龄表现自然灾害的诗作不仅具有“诗史”的性质,更较史实鲜活生动, 让人震撼。他对农民遭受自然灾害时的感情是复杂的,既有对受灾民众的同情, 亦有对受灾民众愚昧行径的愤慨。自然灾害的描写,还存在于其他文类之中,这 不仅与作者的亲身经历有关,更因他有着浓厚的农民情结。蒲松龄此类作品具有 鲜明独特的艺术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关键词:蒲松龄;聊斋诗集;自。然灾害;灾害诗歌 中图分类号:1207.2 文献标识码:A 自然灾害,指由水、旱、虫、瘟疫、地震、雹、霜冻等自然界气候异常现象造成 的灾害。在蒲松龄笔下出现了众多表现自然灾害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其诗作 中得到集中体现,更广泛分布于其各类文学体裁中。这些作品具有深刻丰富的思 想内涵和新颖独特的艺术魅力。此前研究有夏秀丽《聊斋诗研究》、罗凤英《蒲松 龄农民诗研究》、吕冰《蒲松龄诗歌研究》、时小珍《蒲松龄诗歌研究》等,各有体 会。然而,能结合蒲松龄其他体裁灾害叙述的,如王建平《论蒲松龄的灾难诗》等, 为数不多。因而这项研究还有继续进行的必要。 收稿日期:2014—06-09 作者简介:王立(1953一),男,吉林省大安市人。博士,大连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东北师范 大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主题学与比较文学;赵伟龙(1989一),男,河南省舞钢市人。大连大 学语言文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主题学与明清文学。 基金项目:200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聊斋志异》的佛经渊源与中国传统小说题材模式研 究“(08Bzw041) 据笔者最新统计,在盛伟先生所编校的《蒲松龄全集·聊斋诗集》中,所载灾 难诗八十余首,几乎占其现存全部诗歌作品数量十二分之一①。这些灾难诗题材 涉及到水灾、旱灾、虫灾、风灾、霜灾、雪灾等众多的自然灾害。概括起来,蒲松龄 的灾难诗有如下两个突出特色: 其一、不仅具有“诗史”的性质,更较历史鲜活生动、让人震撼。关于诗歌和历 史的关系,钱钟书《宋诗选注·序》做了如此说明:“也许史料里把一件事情叙述得 比较详细,但是诗歌里经过一番提炼和剪裁,就把它表现得更集中、更具体、更鲜 明,产生了又强烈又深永的效果。反过来说,要是诗歌缺乏这种艺术特性,只是枯 燥粗糙的平铺直叙,那么,虽然它在内容上有史实的根据,或者竟可以补历史记 录的缺漏,它也只是押韵的文件。”…在众多自然灾害现象中,作者表现最多的 是旱灾。如《旱甚》、《密云不雨》、《灾民谣》、《忧荒》、《击魃行》、《闻淄东无雨》等; 其次为虫灾,如《蝗来》、《捕蝻歌》、《蜚虫害稼》等;再者为水灾等其它自然灾害, 如《清水潭决口》、《袁宣四水没居庐,戏而吊之》、《赋得云飞北阙轻阴散》、《风雪 行》、《灾禾叹》等;有的作品则是表现诸种灾害并发,如《纪灾》、《霪雨之后,继以 大旱,七夕得家书作》、《虫后仅余荞菽,而久旱又将枯矣。时雨忽零,奈数里外未 之沾及。闻毕公漪对客雪涕,感而作此》、《诸灾并作,秋稼已空,十月犹旱,麦田未 耕。月来雨频降,吾乡独不及沾。延息待苏,不免憾造物之偏也》等。这些诗都是 有感于当时灾害发生现实及受灾者无奈的状况。在《淄川县志》、《圣祖实录》中这 实录都可得到佐证,如康熙二十四年乙丑(1685):“是年,兖州、青州两府水患,淹 没田庐。”按:《圣祖实录》卷一百二十二(五月二十七日):“户部议覆:‘山东巡抚 张鹏题报,兖州、青州二府属州县被水灾处,应委员踏勘’。得旨:‘朕去岁巡行, 经高唐、济宁等处,见小民生业艰难。今又值水灾,恐致流离失所。著速遣才能官 员踏勘,俟其到时,详议蠲赈之法奏闻。”’据盛伟先生考证,“是年夏,作者挚友袁 藩水没居庐,遂作诗《袁宣四水没居庐,戏而吊之》”[2]3剪1;康熙二十五年丙寅 (1686),《淄川县志》载“四月、五月,多风雨;六月,雨;七月十八日,雨雹,蝗虫害 ①本文所据均盛伟编《蒲松龄全集》,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据该书统计,现存的蒲松龄诗歌数 量为一千余首。 85 稼。”盛伟先生还考证,“五月,有蝗蔽天而东,田禾狼藉,先生感而赋作《蝗来》七 古诗及《捕蝻歌》等。”[2]3392诗中出现的关于广大百姓惨状的描写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