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组诊断名称近似疾病医学编码体会
两组诊断名称近似疾病医学编码体会
【关键词】 诊断近似
[摘要] 目的:探讨两组诊断名称近似(黑棘皮病与角化棘皮瘤等)疾病的医学编码。方法:对两组诊断名称近似的疾病从临床表现、病理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编码。结果:诊断名称近似而非同一种疾病,编码时要正确区分。结论:在做疾病国际编码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许多近似的疾病名称,要依据医学基础知识,进行准确编码。
[关键词] 诊断近似;医学编码;黑棘皮病;角化棘皮瘤
Experience in Medical Coding of Two Diseases with Approximative Diagnosis Name
WANG Zhantao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Zhanjiang,Guangdong 5240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medical coding of two diseases with approximative diagnosis name.Methods To give right medical coding of two diseases with approximative diagnosis name by analyzing theirclinical findings and pathology.Results Some diseases with approximative diagnosis name are not same disease,it is paid attention for these diseaseswhich have similar disease name and give them correct medical coding.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findings and pathology of these diseases which have similar medical names,we must give disease correct medical coding during doing international medical coding.
Key words:Approximative diagnosis;Medical coding;Acanthosis nigricans;Keratoacanthoma
1 黑棘皮病与角化棘皮瘤[1]
1.1 黑棘皮病亦称黑色角化病 临床表现为腋下及其他皱折部皮肤色素沉着,灰褐色增厚、粗糙,伴有乳头状或疣状增殖,偶可泛发全身,约半数病人体内伴有癌症。其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内分泌改变、交感神经功能失调及肿瘤影响有关。组织病理检查有显著角质增殖及乳头瘤形成,乳头向上呈指状突起,乳头间上皮突内有大量角质蛋白,乳头区域或棘细胞层增厚,附近可能出现棘细胞层萎缩。基底层及真皮上层黑色素增多,真皮血管周围有轻度的淋巴细胞浸润。在皮肤病科学中,黑棘皮病属于一种角化性皮肤病,根据ICD9编码原则,放在皮肤的其他肥大和萎缩情况,编码为701.2,而ICD10则放在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其他疾患,编码为L83。
1.2 角化棘皮瘤 临床表现为损害往往只有一个,好发于暴露部位,以面之中部如鼻、颊、眼睑、口唇最常受累,手背、腕、前臂亦常累及。损害发展迅速,数周到数月之内由丘疹转变成结节,以后自行消退,丘疹坚硬而形圆,肉色或带红色。以后增大为直径10 mm~20 mm甚至更大的结节,表面光滑有光泽,肉色至红色,中央有一充满着角质的凹坑,是为本病之特征。损害之基部绝无扩展性浸润;亦无自觉症状。损害充分发展后,即于数月,一般少于6个月之内自然消失,遗留轻度萎缩性瘢痕。组织病理检查见表皮增生下陷,不规则地向下生长,突入表皮,呈乳头瘤样,中心为不规则的火山口或环形腔,腔内充满角质。增生的表皮含有不典型的细胞和分裂象,可见有角化不良细胞。真皮中有致密的炎性细胞浸润。在皮肤科学里,角化棘皮瘤被认为是一种皮肤肿瘤,查ICD9其肿瘤形态学编码良性为M8070/0,恶性为M8070/3。
2 脐膨出、脐疝与脐茸[2]
脐膨出、脐疝与脐茸是三种不同的疾病,编码员应注意区分,以免编码错误。
2.1 脐膨出 指一种先天性腹壁发育不全的畸形,部分腹腔脏器通过脐带基部的腹壁缺损突向体外,表面盖有一层透明薄膜。根据ICD9编码规则,脐膨出属于先天异常疾病,应放在其他先天性骨骼异常,编码为756.7。而在ICD10中,脐膨出属于先天性畸形和染色体异常,应为肌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