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脉及生理性因素相关性探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浮脉及生理性因素相关性探究

浮脉及生理性因素相关性探究   作者:唐亚平 樊新荣 杨力强 戴芳 朱文锋 【摘要】 目的观察生理性浮脉在正常人中出现的比率及其与性别、体型胖瘦、季节的关系。方法将医师诊脉与ZM-ⅢC型智能化脉象仪检测相结合,对1062例在校健康大学生进行浮脉测定。结果受检者中,浮脉为146例,占受检者总数的13.75%,在消瘦体型者中出现的比率明显高于正常体型、超重或肥胖体型者(Plt;0.01),在男女之间、四个季节之间出现比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 秋季脉浮的理论的实际意义值得商榷,而体型的胖瘦是判断生理性浮脉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浮脉 生理性因素 消瘦 季节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incidence of Floating Pulse in healthy peopl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easons, gender and bodily form. Methods Pulse conditions of 1062 college students were detected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pulse feeling by physiciants and ZM-IIIC type intelligentized medical device. Results Floating Pulse was found in 146 subjects, which accounted for 13.75 percent of the total subjects. Besides, its incidence, which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hen it came to gender of the subjects and seasons (P>0.05), was much higher in thin people than in fat or overweight people (P<0.01). Conclusion More attention is worth pay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Floating Pulse in autumn; bodily for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bases on which physiological floating pulse are determined.   Key words:Floating pulse; Physiological factors; Thin; Season 浮脉是单因素并具独立意义的脉,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有生理性浮脉与病理性浮脉之分。脉诊研究的关键之一是要能准确客观地定脉。以往对浮脉的研究中,测定浮脉或是单以医师诊脉结果为依据,或是单以脉象仪检测结果为依据,而这两种方法各有所长。因此,我们试将这两种方法相结合以准确测定脉象,对生理性浮脉在正常人中出现的比率及其与性别、体型胖瘦、季节等生理性因素的相关性作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资料   观察对象为200304~200701广西中医学院上脉诊实验课的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医疗美容、公共卫生管理等专业的大学本专科学生1 062人,年龄19~23岁,男生524人,女生538人,均身体健康,无全身器质性病变病史,无任何自觉症状,无阳性体征。 形体胖瘦标准以体重指数高低为依据。体重指数低于18.5为体重过低的消瘦体型,体重指数在18.5~22.9之间为正常,体重指数等于或高于23为超重或肥胖体型[1]。1 062名受检者中,消瘦体型154人,正常体型819人,超重或肥胖体型89人。   1.2 方法   1.2.1 医师诊脉   以全国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所列的浮脉脉象为标准[2],由具有国家执业医师资格并有3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广西中医学院中医诊断专业教师用寸口诊脉法进行诊脉。   1.2.2 脉象仪检测   采用上海中医大科技发展公司2003年出产的ZM-ⅢC型智能化脉象仪。受检者取自然坐位,于左手寸口脉关部安置脉象换能器,调节换能器压力调节螺旋纽,对50,100,125,150,175,225 g 6个取脉压力段的脉图进行连续采样、储存,并从6段系列脉图中由仪器自动选择最佳脉图、调整参数后,调整到屏幕所提示的最佳取脉压力再次采样,并由脉象仪进行分析、辨脉。   1.2.3 脉象确定   医师诊脉与脉象仪检测结果均为浮脉者即确定为浮脉。对于医师诊脉与脉象仪检测结果不一致者,则让受检者休息15 min后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