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小儿腹泻.pdf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节 小儿腹泻

第八节 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 (infantilediarrhea ),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 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 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6 个月~ 2 岁婴幼儿发病率高,一岁以内约占半数,是造成小儿营养不 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易感因素] 1.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 酶活力偏低,不能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婴幼儿水代 谢旺盛,一岁以内每日摄人及排出的水分占体内总液量的1/2 (成人为1 /7 ),对缺水的耐受力差,一旦失水容易发生体液 紊乱;婴儿时期神经、内分泌、循环、肝、肾功能发育不成 熟,容易发生消化道功能紊乱。 2.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且婴儿食物以 液体为主,进入量较多,胃肠道负担重。 3 .机体防御功能差 ①婴儿胃酸偏低,胃排空较快,对 进入胃内的细菌杀灭能力较弱; ②血清免疫球蛋白 (尤其是 IgM、IgA)和胃肠道分泌型IgA 均较低。 4 .肠道菌群失调 正常肠道菌群对入侵的致病微生物有 拮抗作用,新生儿生后尚未建立正常肠道菌群时、改变饮食 使肠道内环境改变时、或滥用广谱抗生素时,均可使肠道正 常菌群的平衡失调,而患肠道感染。 5 .人工喂养 母乳中含有大量体液因子(SIgA、乳铁蛋白)、 巨噬细胞和粒细胞、溶菌酶、溶酶体,有很强的抗肠道感染 作用。家畜乳中虽有某些上述成分,但在加热过程中被破坏, 而且人工喂养的食物和食具极易受污染,故人工喂养儿肠道 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 [病因] (一)感染因素 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以前 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 1.病毒感染 寒冷季节的婴幼儿腹泻 80 %由病毒感染引 起。70 年代国外证明了病毒性肠炎主要病原为轮状病毒 (rotavirus ),其次有星状和杯状病毒、肠道病毒 (包括柯萨 奇病毒、埃可病毒、肠道腺病毒)、诺沃克病毒、冠状病毒等。 2.细菌感染 (不包括法定传染病) (1)致腹泻大肠杆菌:根据引起腹泻的大肠杆菌不同致 病毒性和发病机制,已知菌株可分为 5 大组。①致病性大肠 杆菌 (enteropathogenicE .coli,EPEC):为最早发现的致腹泻 大肠杆菌。EPEC 侵入肠道后,粘附在肠粘膜上皮细胞,引起 肠粘膜微绒毛破坏,皱襞萎缩变平,粘膜充血、水肿而致腹 泻,可累及全肠道。②产毒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E .coli, ETEC )可粘附在小肠上皮刷状缘,在细胞外繁殖,产生不耐 热肠毒素 (1abiletoxin,LT)和耐热肠毒素 (stabletoxin,ST ), 引起腹泻。③侵袭性大肠杆菌(enteroinvasiveE .coli,EIEC): 可直接侵入小肠粘膜引起炎症反应,也可粘附和侵入结肠粘 膜,导致肠上皮细胞炎症和坏死,引疾样腹泻。该菌与志贺 菌相似,两者 O 抗原有交叉反应。④出血性大肠杆菌 (enterohemor—r 吣icK.coli,EGEC):粘附于结肠产生与志 贺杆菌相似的肠毒素 (vero 毒素),引起肠粘膜坏死和肠液分 泌,致出血性肠炎。⑤粘附—集聚性大肠杆菌(enteroadherent —aggregativeE .coli ,EAEC ):以集聚方式粘附于下段小肠和 结肠粘膜致病,不产生肠毒素,亦不引起组织损伤。 (2 )空肠弯曲菌 (campylobacter 词uni):与肠炎有关的 弯曲菌有空肠型、结肠型和胎儿亚型 3 种,95 %~99 %弯曲 菌肠炎是由胎儿弯曲菌空肠亚种(简称空肠弯曲菌)所引起。 致病菌直接侵入空肠、回肠和结肠粘膜,引起侵袭性腹泻, 某些菌株亦能产生肠毒素。 (3 )耶尔森菌 (Yersinia ):除侵袭小肠、结肠粘膜外, 还可产生肠毒素,引起侵袭性和分泌性腹泻。 (4 )其它:沙门菌 (主要为鼠伤寒和其它非伤寒、副伤 寒沙门菌)、嗜水气单胞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 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均可引起腹泻。 3 .真菌 致腹泻的真菌有念珠菌、曲菌、毛霉菌,小儿 以白色念珠菌 (ca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