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细菌代谢产碱及其分子生物学探究进展.doc

口腔细菌代谢产碱及其分子生物学探究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口腔细菌代谢产碱及其分子生物学探究进展

口腔细菌代谢产碱及其分子生物学探究进展【摘要】口腔细菌代谢产碱对牙菌斑生物膜菌群平衡和酸碱平衡极其重要,口腔中唾液和细菌的代谢产碱水平与龋病的发生呈负相关。口腔中代谢产碱是由多细菌多途径组成的复杂体系,受诸多环境因素的密切调控。本文就生物膜中细菌代谢产碱的主要途径、生物膜中细菌代谢产碱与龋病的关系、口腔细菌代谢产碱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等作一综述。 【关键词】龋病;牙菌斑;口腔细菌;代谢产碱 【中图分类号】R780.2 【文献标志码】A 牙菌斑生物膜是定植于牙表面的微生物群落,其与宿主防御之间存在着动态平衡,且与定植部位相适应。牙菌斑生物膜的细菌组成和代谢与龋病和牙周病关系密切。牙菌斑生物膜中糖源物质的摄入,致变异链球菌和乳杆菌等菌群产酸和耐酸菌并过度生长形成优势菌群,牙菌斑内pH迅速下降至临界值,从而引起牙齿脱矿。过去普遍认为,细菌产酸是龋病发生的直接原因。有学者认为,牙菌斑生物膜中耐酸菌比例的增加和口腔非耐酸性益生菌比例的减少是导致龋病的重要原因。当下的研究却发现,大部分的口腔益生菌都具有精氨酸脱亚氨酶系统(arginine deiminase system,ADS)或者尿素酶系统,可利用精氨酸或尿素为底物产碱,细菌代谢产碱可积极地调控牙齿脱矿与再矿化之间的平衡,阻止产酸和耐酸菌形成优势菌群,从而防止致龋性牙菌斑生物膜的形成。 研究显示,龋病与口腔微生物的产碱能力降低密切相关,调控牙菌斑生物膜中细菌代谢产碱的能力可作为一种有潜在应用前景的防龋策略。随着细菌代谢产碱的能力与龋病呈负相关性的结论不断地得以证实,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牙菌斑生物膜中细菌代谢产碱的细菌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和临床研究。本综述着重介绍口腔细菌代谢产碱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线索。 1 生物膜中细菌代谢产碱的主要途径 牙菌斑生物膜中细菌代谢产碱最主要的两大途径包括尿素酶和ADS。尿素在健康人群口腔中的浓度为3~10mmol·L-1,主要来源于唾液和龈沟液。尿素在口腔中可以被细菌尿素酶迅速分解并产生氨、二氧化碳和水。具有尿素酶活性的细菌包括唾液链球菌和内氏放线菌以及口腔嗜血菌属等。相对于尿素,精氨酸在口腔中的平均浓度仅为50μmol·L-1。精氨酸可以被细菌ADS分解代谢为鸟氨酸、氨、二氧化碳和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与尿素分解代谢不同的是,精氨酸代谢还为细菌提供了ATP,因此赋予了细菌额外的生长能量优势。多种口腔微生物均具有ADS,包括血链球菌、格氏链球菌和副血链球菌以及某些种类的乳杆菌属细菌和螺旋体。 精胺代谢是口腔中的另一条碱代谢途径。与尿素和精氨酸代谢相比较,精胺代谢酶活性较弱。精胺是精氨酸在细菌精氨酸脱羧酶作用下产生的中间代谢产物,也可来源于一些食物。精胺在牙菌斑生物膜和唾液中的浓度分别为0.75和0.2mol·L-1。精胺在细菌鲱精氨酸脱亚氨酶系统(agmatine deiminase system,AgDS)的作用下产生腐胺、氨、二氧化碳和ATP。该系统与ADS具有高度同源性。基因组分析和功能研究表明,AgDS存在于包括变异链球菌、表兄链球菌、汗毛链球菌、大鼠链球菌、乳房链球菌、缓症链球菌和仓鼠链球菌以及唾液乳杆菌和短乳杆菌在内的众多口腔细菌中,其中大量的细菌与龋病密切相关。目前在所有具有AgDS的细菌中,仅大鼠链球菌、血链球菌和唾液链球菌等益生菌同时具有ADS和尿素酶系统。 2 生物膜中细菌代谢产碱与龋病的关系 有报道称,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唾液中的尿素水平较健康人高50倍,即使高糖饮食,其患龋率明显低于健康人群。Nascimento等发现:无龋人群的牙菌斑整体碱活性明显高于龋活跃人群;成年人非龋易患者唾液中的尿素酶活性是龋易患者的3~5倍,牙菌斑中的精氨酸脱亚氨酶活性是龋易患者的2倍。有报道称,儿童非龋易患者的牙菌斑尿素酶活性是龋易患者的2倍,唾液尿素酶活性是龋易患者的3倍,而且牙菌斑精氨酸活性是龋易患者的2倍。还有报道称,在牙膏或漱口液中加入精氨酸类化合物可降低人群的龋失补牙指数。上述研究均表明,牙菌斑生物膜中的细菌代谢产碱水平与龋病的发生呈负相关性。 3 生物膜中细菌代谢产碱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3.1尿素酶 口腔细菌代谢产碱途径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最早开始于尿素酶,以前的综述中已经有详细的介绍。尿素酶是一种含镍的低聚物酶,编码尿素酶的7个基因排列成操纵子结构,ureC、A、B基因翻译产生α、β和γ三个亚基组成(αβγ)3结构,ureDEFG编码的辅助蛋白用于镍离子的整合和酶的激活。在有关口腔细菌尿素酶的研究中,唾液链球菌和内氏放线菌尿素酶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最为深入。这两种细菌的尿素酶有许多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